在公共汽車上嚴防扒手活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5144
颗粒名称: 在公共汽車上嚴防扒手活動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4月30日当代报登载杭州市公安局刑警来信提醒乘客要留神公共汽車「扒手」,公共汽車上的售票員,更應注意有無嫌疑份子,保障旅客的安全。
关键词: 乘客 留神 扒手

内容

編輯同志:
   在此春暖花開的時節,又當土產展覽會展出期間,到杭遊玩與參觀的客人突然增加了。特別公共汽車上非常擁擠,於是造成「扒手」來杭活動的條件。有從上海等地成批來杭的「扒手」,專門跑公共汽車進行活動,有的一個人活動,有的三五個人有組織的活動,扒鋼筆、手錶或鈔票(因鈔票不易發現贓物、物價又穩定,以鈔票為最多。)扒手大都在汽車門口賣票的附近,因爲此地便於上下,同時又便於發現對象,即所謂「空子」(扒竊東西必須找人空隙之意)穿的比較好或缺少城市常識的,他先摸摸他的口袋,即所謂「打脈」,於是日記簿、草紙、或鈔票他能摸得出來,如果是鈔票,即開始動手,一般的都是用刀片,在口袋的反面割開一個口,把鈔票取出。有的人警覺性較高,用手撫摸着口袋,扒手把口袋割破了,但鈔票取不出,扒手便故意在客人肩上吐一口唾液(如果是左口袋吐在右肩上,如果是右口袋吐在左肩上)當客人去揩衣服時扒手趁機把鈔票取去。過去扒手大都在客人擁擠的地方上下汽車,由於公安局連續的進行逮捕,現在轉在冷落的小站上下避免發覺。活動時間早晨八時至十時,中午一時至三時,下午四時至五時半這個時間最多。
   根據以上活動情形,特提出以下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乘客要留神,不要讓犯罪者找到「空子」,凡是被竊的,大都由於麻痺的結果,單忙着上下車,或思想裏有事幹,喪失了警惕性,時時刻刻的注意,就可避免損失。
   (二)乘客彼此應互相招應,如發現扒手在其中活動,馬上檢舉扭送當地公安機關,共同嚴防扒手的活動。
   (三)公共汽車上的售票員,同時也應當是乘客的警衛員,除掉售票外,更應注意有無嫌疑份子,保障旅客的安全。
   杭市公安局刑警 科王平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