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土特產(三十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3798
颗粒名称: 浙江的土特產(三十二)
并列题名: 雨傘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4月17日,当代报刊登一篇浙江的土特產——雨傘。
关键词: 土特產 雨傘 歐洋傘

内容

浙江溫州所產紙傘,全國著名,杭州、寗波等地出產亦多。雨傘種類很多,普通有㈠歐洋傘:骨子四十八根,長十七寸,裱以二層半棉紙。㈡文明傘:骨子爲四十二根,長十六寸半,裱以二層半棉紙。㈢大放傘:骨子爲五十四根,長十九寸,初產於寧波,後爲溫州倣製。㈣紅頂傘:骨子爲四十八根,長十七寸,裱以二層半棉紙。(五)花傘:長十四寸,十六寸,十八寸三種,裱以二層棉紙,傘面給以各式花紋。㈥西湖景傘:骨子三十六根,長十六寸,裱以二層棉紙和西湖風景畫。㈦其他如津莊、湘莊、圓盤,三層簷,單枝等種類名目繁多。
   產量根據五〇年調查:溫州年產四五萬把,寧波二十五萬把,杭州產三十萬把,共計一百萬把。盛產年份在溫州每日即能產一萬把;後因戰時破壞,交通不便,銷路滯呆,影響產量,每日僅產一千把左右。且爲易於銷售,竟多降低品質,亟待改進。
   過去歐洋傘銷南洋一帶,由汕頭轉口。每把傘頂加紙套牌號,每箱裝三百十把。年約二萬把。湖南年銷湖北莊傘一萬把。花傘行銷於上海及美國,西湖景傘銷上海及寧波。大圓盤小圓縣暢銷省內各地。
   雨傘過去均爲私商經營,五〇年土產公司收購數萬把運銷靑島、天津,頗受當地歡迎。傘業目前急需打開銷路,提高品質。溫州傘質料較次,成本低廉易銷。過去杭州無溫□傘,目前市上很多,杭州傘業頗爲惶惶。惟恐影響營業,又感資本缺乏,無法大量生產,推銷乏力,現存滯銷大圓盤傘等近萬把,急待銷出。以後宜組織聯營運銷,集體採購原料,減低成本,照顧品質,做到物美價廉,經久耐用,始為大衆所歡迎。(翁米亞)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翁米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浙江溫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