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合理化建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2982
颗粒名称: 堅持合理化建議
并列题名: 介紹改裝爐子的勞模章炳麟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4月10日当代报登载的勞模章炳麟展開合理化建議,創造的模範事蹟。
关键词: 勞模 模範 事蹟

内容

章炳麟同志是淸泰第二旅舘的茶房,由於他對工作一貫積極,肯動腦筋,於去年展開了合理化建議,創造了他的模範事蹟。
   淸泰第二旅舘是本市擁有一百三十餘房間的大旅舘,設備齊全,原來該舘燒水有二隻爆仗爐子,每隻可容一百五十加侖的水,每天須燒柴二十担,資方對此筆費用不勝負担,故於一九四三年起停用,這樣每一房間雖有洗臉洗澡設備,却都不能應用,全體工友都要將水提上提下,不勝疲勞,對營業也有了一定損失。章炳麟同志看到這種現家,於是就動腦筋,想辦法改燒礱糠,第一次向資方建議沒被接受。第二次向資方提議,然因工匠說不能燒礱糠,機匠又要將爆仗爐子橫臥着地始能改裝,又因這樣爐子外面的白鉄很易燒壞,當時爐子値三千萬元,資方認爲燒壞爐子花不來,也沒有改造成功。第三次,章炳麟同志就自己動手試驗,並在工友的幇助下,終於試驗成功了,爐子原來的地位不變動,就在爐子門口建立一個礱糠灶,利用礱糠燒起來的白焰,四十分鐘就可以把一百五十加侖的水燒熱,而且又利用礱糠灶上架上二隻大鍋,鍋內又可以燒開水,這個改裝一成功,從此每一房間都能供應熱水。
   由於章炳麟同志這一合理化建議的成功,一方面節約了營業開支,原來二只大爐須燒柴二十担(市價約三十六萬元,佔店方營業收入三分之二),現在用二車礱糠可燒三天,估計每天可節約二十六萬元,同時對營業發展上也有了很大幫助;另一方面對全舘工友也減少了不少疲勞和麻煩。
   章炳麟同志自二十歲進淸泰,到現在已有二十二年了,他在業務上是一貫積極負責,這種對業務關心,細心研究與不屈的堅强信心,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對於他這次當選勞模,他說:「這一點成績不是我一個人的,全靠同志們對我幇助,這也是共產黨帶給我們的光榮。」(陸加)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章炳麟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淸泰第二旅舘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