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雙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2193
颗粒名称: 臨安雙芽
分类号: F327
摘要: 1951年4月2日当代日报登载了雙芽,又名春雙。形同桑芽,為一種野生植物,性淸涼,味甘美,爲飲料上品。
关键词: 農村 飲料 雙芽

内容

雙芽,又名春雙。□蕊,形同桑芽,為一種野生植物,性淸涼,味甘美,爲飲料上品。
   種類□分灌木與黃體草本兩類,浙江以臨安、新登、於濳爲主要產區,其他如皖南寧國及溫州亦有出產。
   本省以臨安所產者爲最佳,屬灌木類對生植物,桿如楊柳,多產溪邊,並且全以陽光曝晒成乾,故特異於其他各地用火焙而成者。尤以該縣南鄉之金源,禹前兩鄕所產「紅蒂綠葉」最為名貴,在上海、杭州市場上,是頗負盛譽的。
   採摘期,以清明前十天爲最適時(放葉後,有濃厚的靑草氣,不適用)。同時,在這個時期,茶葉尚未達採摘期、春耕亦還未開始,
   一般儲藏方法都置放於石灰罎中,不使受潮,色澤因之可常年保持翠綠,目前正屬旺期,在產區,乾燥者每斤約四萬餘元。
   在抗日戰爭前臨安一地,年產約二、三十担,每斤可售二元,摘雙芽,遂爲農村婦女、孩童主要副業之一。大都均攜籃沿途尋覓採摘,摘下後,在太陽中晒乾,再上城出售。均由茶葉行兼營,經加工揀淨,運往杭州轉銷各地。約合米二斗半,銷路以滬、杭、京、津爲主,遠達香港、菲律濱。廣東方面,亦有部份銷路,在廣東痲瘋病猖獗時,因為雙芽性特涼,多購作飲料,據說可避免傳染,銷路故曾盛極一時。部份綢廠、絲廠在夏季亦有用作工人飲料,汗液滴落絲綢上,可無汚漬C葉大後,又可用作靑灰染料,在抗日戰爭前還有沿用,直至抗戰中期始改用顏料。
   近年以銷路不暢,價格低落,加之中間商剝削甚重,故農村婦女咸以採摘費時,且摘期短暫,所得又無幾,都不願採摘,產量也因此銳減,據一九五〇年不完全估計,全省產量僅二、三十担。今後希望購銷商能改善經營,積極推廣銷路;另一方面,應保持一定的價格,使生產者獲得應有的代價,以促進農村婦女採摘的積極性。這樣雙芽的產銷,是有它光明的前途的。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臨安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