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聶耳開拓的道路上展開反美音樂運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2124
颗粒名称: 在聶耳開拓的道路上展開反美音樂運動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51年4月1日当代日报登载了《展開反美音樂運動》一文,讲述了中國的新音樂是伴隨着抗戰而興起的。
关键词: 音樂 戰鬥 作家 歌曲

内容

中國的新音樂是伴隨着抗戰而興起的,一九三一年「九、一八」,日本帝國主義以武力强佔了東北,繼而發動了「一、二八」,「七、七」,「八、一三」,企圖實現它的全部殖民地化中國的罪惡陰謀,但是中國的人民爲了爭取自由解放,於是國內的救亡運動便迅速的開展,人民大衆的抗日情緒也不斷地高漲,正當在這樣的時候,我們的拓荒者——聶耳,在新音樂的陣地上第一個樹起了戰鬥的大旗,他的「大路歌」,「開路先鋒」,「畢業歌」,「義勇軍進行曲」……等等,不僅一掃了當時中國音樂界瀰漫着的「桃花江」,「毛毛雨」,「妹妹我愛你」……頹廢、墮落、色情的陰霾,而且也鼓舞着、號召着大批愛國靑年走向革命的隊伍。
   由於羣衆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在聶耳之後,就不斷的湧現了新的歌曲作家與新的歌曲,雖然在抗戰之前的短短幾年中,而表現在救亡歌曲創作數量上是非常驚人的,任光底「打回老家去」,呂驥底「自由神」,「中華民族不會亡」,星海底「熱血」……等,同時也深入了廣大的市民羣,激起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的愛國熱情,至於在當時的羣衆音樂會的活動也是十分蓬勃的,成千成萬的工人、學生把救亡的歌聲唱得響亮,廣播電台經常地由各個羣衆歌詠團體播送救亡歌曲的節目替代了當時以「妙音團」等等的「雷夢娜」,「夢裏情人」,「甜蜜的夢」,「舞伴之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靡靡之音,固然抗戰的年代是過去了,可是抗日戰爭時期的蓬勃音樂活動在我們的新音樂史上是留着光輝的一頁。
   如今,由於美國帝國主義在朝鮮戰場上的失敗而企圖重新武裝日本來擴大它的侵略陰謀,誠然,在今天我們的音樂活動結合了這樣的一個政治任務在激起控訴日寇暴行,燃起仇美情緒上是起着相當的作用的,但是也正由於上海的解放,各階層人民在政治上的翻身,因而對音樂文化的要求也就更加的迫切,處於這樣的情况下,我們的音樂活動,不論在宣傳反對美帝對日單獨媾和,和鼓舞工人同志們的愛國主義生產競賽,也就顯得非常的不够了。
   音樂活動在迭次的政治鬥爭中是有着顯赫的成績的,因此在目前的政治形勢下,我們要求所有的作曲者,創作更多的反對美帝武裝日本的歌曲,所有的羣眾音樂活動組織者,也就得要把我們的充滿愛國情緒的歌聲更廣泛,更深入地投向每一個角落,使我們的强大的音樂隊伍,在聶耳給我們所開拓的道路上,大踏步地前進。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梓衣
责任者
聶耳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