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1470
颗粒名称: 「珠江淚」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51年3月26日,当代日报刊登的对影片「珠江淚」的剧情介绍。
关键词: 珠江淚 剧情 介绍

内容

南國公司和觀眾第一次見面的作品,蔡楚生監製、王爲一導演的「珠江淚」,深深地控訴了過去統治者的罪惡。
   影片描寫了在廣州附近的一個鄕村,打抗日勝利的一天開始,農民們非但沒有解除原來所受日寇和漢奸所加在他們身上的痛苦,反而加添了國民黨這一個大害。地主漢奸勾結了「刼收大員」,更變本加厲的壓迫剝削這個鄕村,把貧農阿牛的家攪散了。為了逃避抓壯丁,躱到廣州當苦力、但仍然逃不過反動派的圈套,被押上火車去了。他的妻子牛嫂也爲了躱避地主少爺兼惡霸的獵逐而來到廣州找他的丈夫,可沒見着,由於生活的壓迫而在一家妓院裏做女僕,被鴇母連欺帶騙蹈入火坑失了身,侮辱她的又正是坑害她一家的那個因家鄉被解放而逃到廣州來的「少爺」。正巧此時,阿牛也回返廣州,幾經挫折,終獲重圓,阿牛夫妻和其它受難的人們一道奔向光明的所在——解放了家鄉。
   「珠江淚」原是粤片的國語拷貝,演員都是我們所陌生的,但都有他們一定的演技水平,都懷着自己的藝術才能;而且,從他們在銀幕上所表現的各個人物,大體上都能保持一定程度的眞實感。工作態度也相當的嚴肅認眞,這是可貴的。
   不過,這部片子使主要人物的經歷和結局成爲主要的、突出的、長留於觀衆思想中的部份,因而對於決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行爲的根源及其遭遇的社會制度的揭露就顯得不够了。對於光明面的描寫,在本片中也未免過於「隱諱」,使觀眾不能直接感觸到,在今天,這是不必要的;而且由於處理手法上的鬆懈,近乎平鋪直敍,也就顯見得軟弱之力,減削了感召力量。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