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市場是改善經營應該拋去顧慮參加聯營政府有照顧勝於坐地收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0980
颗粒名称: 成立市場是改善經營應該拋去顧慮參加聯營政府有照顧勝於坐地收購
分类号: F129.71
摘要: 華東全區成立市場是改善經營應該拋去顧慮參加聯營政府有照顧勝於坐地收購。
关键词: 華東全區 成立市場 改善收購

内容

一年多來,在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華東全區的蠶絲事業,已基本上好轉,絲綢價格趨於合理,生絲價格已在成本之上,有利可圖了。今年必須由維持推行到恢復與發展,因此,私商經營的積極性必須提高,繅絲設備必須大力改善,以配合今年春繭工作的需要。
   絲業市場的成立,從另一角度來看,是有關行業進行改造經營的先聲,通過這個組織可以更明確指出私商發展的道路。所以,所有有關絲業的行業,都應該歡迎它的成立,不應認爲這是在經營上多了一重束縛。從發起組織到現在,個別行業很明顯地表現出二個自相矛盾的意見:擁護成立市場,但要求不參加。由於此,對市場籌備工作漠不關心,拖延選舉籌委人選。這裏我們要指出:今天商品交易必須使它走向正常、有秩序。純從私利出發不服從整體利益,是會受到羣衆指謫的,這種態度應速糾正。
   粮食、捲烟市場在基本上肅淸了場外交易的基礎上,實行憑購貨證交易,進一步保障了國家稅收和正當商人營業,一致認爲這個辦法可以推廣到各市場去。
   政府號召私商集中力量進行聯營,而一般不願參加聯營的土特產商,還有這樣的顧慮:「做慣坐地收購,吃慣安頓苦飯,參加聯營說不定還要受到連累」,這種思想是錯誤的,要糾正它,就需要同業公會好好的把政府以減免土產工商業稅、運輸給予便利、銀行給予貸款、公營企業給予協助等好處講解給他們聽,使他們認識提高後,經營方法方可跨前一步。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