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器業是怎樣履行納稅公約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0945
颗粒名称: 木器業是怎樣履行納稅公約的?
分类号: F129.71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木器業履行納稅公約方法。
关键词: 木器業 履行納稅公約 方法

内容

在抗美援朝運動中,本市工商界紛紛競繳稅款,充分表現了愛國主義精神。木器業會員的納稅情况,是較為典型的事例,特爲介紹,以供工商業者參考。
   杭市木器業,現有七十二家會員。過去,由於大家對稅收工作不够重視,在評議夏季營業額時,曾被市評議會根據漏稅資料,全業增加百分之三十的營業額;在繳納稅款方面,同樣因認識糢糊,納稅情况很差,在五〇年反欠稅運動前,有四十三戶拖欠未繳。
   隨着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的開展,在該業中全面展開了反欠稅運動。通過愛國公約與納稅公約的簽訂,結合着時事的宣傳敎育,會員們政治認識提高了:㈠他們體會到「欠稅」是和「逃稅」同樣的不光榮,本質上都是自私自利行為,僅在表現形式上不同而已。㈡他們承認同業中多數是小手工業者,確有一些困難,但這些困難并不是很輕的稅負促成的,而是逐月拖欠,累積多了,才感到困難的。㈢要支援抗美援朝,必須貢獻力量——貫澈納稅公約,肅淸欠稅,保證今後不欠稅。隨着認識的提高,舊欠稅款,很快地減少了,接着又把五〇年的全部稅款,在年度內如數繳清。
   爲了貫澈納稅公約的實行,使永遠做到不拖欠、不滯納,該業不但不滿足於反欠稅運動的成績,且進一步提出了累積稅款和集體繳納的辦法。他們認爲要制止欠稅現象的發生,首先要估計到本業的客觀情况:木器業的資金週轉較一般商品遲緩,同時營業狀况,隨着季節性變化相當大,一月或一期的稅款,很少能在短期內籌措足額,這的確是過去欠稅所以嚴重的主要原因;針對着這些困難,以扣儲彙繳的辦法來制止欠稅完全是切合實際的。至累積稅款的方法:每戶每天把前一天的成交營業額,到次日馬上結好,依照稅率自己算好稅款,送繳所屬小組長;小組長彙收後,即塡具營業額日報表,連同稅款,送繳公會;公會彙集後隨即轉存銀行,專戶保管。這樣,小組長每天除收受稅款外,對各會員所報營業額是否實在,也經常留心並相互督促,每隔十天幷舉行小組審查一次,及時糾正申報不實以及其他各種錯誤。
   由於累積稅款有决心,木器業會員就克服了困難,一月份稅款早已提前繳淸了,二月份暫繳營業稅稅款亦提前於二十日集體繳庫。
   該業除暫繳二月份稅款外,還要一併淸繳五〇年冬季營業稅款,將近四十戶的清繳戶,事先都沒有準備,經初步了解各戶的近日營業情况後,發現有四、五戶確很困難,於是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同業互助的辦法,由公會籌委夏文卿、小組長張關勝、會員錢遂三人積極帶頭,接着另有七家會員熱烈響應,决以定貨交易方式,把最困難的順昌一戶一百四十萬稅款立刻協助解决了,這樣,冬季淸繳稅款,保證在二十二日清繳。
   通過這一事實,說明只要大家把稅收工作重視起來,任何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正如木器業公籌會錢副主委所說:「要不是大家决心這樣搞,木器業會員今年一、二月份欠稅情况必定會比過去更嚴重,現在大家都可以安心生產了。」
   今天,木器業會員爲了堅决反對美帝片面對日媾和,澈底粉碎重新武装日本的陰謀,一致表示緊密團結同業,永久爭取提前繳款,幷要求全市各業掀起競繳島潮!該業的扣儲彙繳辦法,雖不一定適用於各業;但這一種愛國主義的精神和高度重視人民自己稅收的態度,是値得各業學習的。希望各業迎頭趕上!(通訊員泰)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