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早日締結和平公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19264
颗粒名称: 爭取早日締結和平公約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3月4日,世界和平理事會第一屆會議的十項决□明確地指出了當前保衛和平鬥爭的主要目標和方向,這些决議中尤其重要的是關於締結和平公約的宣言。
关键词: 和平 世界 戰爭 公約

内容

(新華社北京四日電)北京人民日報今日以「爭取早日締結和平公約」爲題發表社論稱:世界和平理事會第一屆會議的十項决□明確地指出了當前保衛和平鬥爭的主要目標和方向,這些决議中尤其重要的是關於締結和平公約的宣言。中、蘇、美、英、法五大國的和平合作,是維護與鞏固世界和平的決定環節。這是第二次大戰期間及大戰以後,各國愛好和平人民在人類歷史的錯誤中所尋求出來的鞏固戰後世界和平的重要原則。這個原則也就成為當初全世界人民賦予以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爲職責的聯合國組織的重要基礎之一,幷在聯合國憲章中,體現爲安全理事會中五個常任理事國一致協議的表决原則。這是因爲這五個大國實際掌握着保證世界和平與安全的主要手段與實際的力量,所以它們應當担當起維護世界和平的主要責任。假如這五大國之中的某一國家或其中的一些國家,反其道而行,決心實行侵略、破壞和平,其結果就一定要引起再一次的世界大戰。因此,五大國之間的和平合作,對於世界和平的前途是異常重要的。目前的世界形勢,正因為這五大國中有三個帝國主義國家,首先是美國,遵循着發動戰爭、掠奪世界人民的道路,纔引起了新戰爭的危機。這就是爲什麽世界愛好和平人民必須以締結和平公約,作爲當前保衛和平鬥爭的最迫切和最重要的任務的理由。這個鬥爭將迫使好戰的帝國主義國家,主要是美國,表示它的和平意願,來把世界從戰爭的危機中挽回到和平的正常軌道上去。
   社論繼稱:在世界五大國中,中蘇兩國一貫主張和平;完全贊成簽訂五大國和平公約,來共同保障世界和平。「擁護國際的持久和平和各國人民間的友好合作,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政策的根本方針之一,並明確地規定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第五十四條中。
   一九五〇年二月十四日所締結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第一條規定:雙方「願以忠誠的合作精神,參加所有以確保世界和平與安全為目的之國際活動,並為此目的之迅速實現充分貢獻其力量」。中蘇兩大國的這個偉大同盟及其對於維護世界和平、制止美國在亞洲擴大侵略所進行的鬥爭,已經發生了偉大的實際影響,有力地防止着另一次大戰的爆發。蘇聯曾在一九四九年九月和一九五〇年九月,兩次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五大國間締結關於加强和平公約的建議。但是美英帝國主義集團一再蠻橫地拒絕了這個和平建議。
   社論繼而指出:中蘇兩國和平建設的輝煌成就和人民生活的不斷提高,是與中蘇兩國堅定的和平政策分不開的。與此相反,美、英、法三國人民的沉重的戰爭負担,則是與它們的反動政府擴軍備戰的侵略政策分不開的。社論在列舉美、英、法三國龐大的軍事預算數字之後强調指出,雖然由於這三個帝國主義國家擴大戰爭的實際步調而使新戰爭的危險一步步嚴重起來,但是戰爭并不是不可避免的。這裏的關鍵,就是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的奮鬥。我們應該在世界和平理事會關於締結和平公約的號召下,廣泛地、積極地展開活動,爭取早日締結和平公約。世界愛好和平人民,尤其是美、英、法三國人民,要團結一切可能的力量,迫使美、英、法三國政府表示它們對於和平的態度。這是一個嚴重的鬥爭,也是對美、英、法三國反動政府,尤其是美國政府發動新戰爭陰謀的一個切中要害的打擊。
   社論結語指出:在爭取締結五大國和平公約的鬥爭中,必須隨時揭露帝國主義的一切破壞陰謀。誠如斯大林大元帥所說「合作的可能性是經常存在的然而却不一定經常有合作的意願」。如果美英法三國反動政府竟悍然拒絕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和平要求,那就最後暴露了它們發動新戰爭的侵略决心。其結果必然是杜魯門、艾德禮、普利文之流的戰爭販子們,在人民當中完全陷於孤立。那麽,戰爭販子也就更加接近於自己的失敗了。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