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傷—急性腸胃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18509
颗粒名称: 食傷—急性腸胃炎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2月24日当代报登载醫師俞樂山讲述急性腸胃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关键词: 腸胃炎 症状 治疗

内容

醫師俞樂山
   在過年過節的生活中,孩子們往往病了,這是使家長們深感遺憾的事。
   一般患了病的孩子,身子是發着熱,舌頭上被着厚厚的白苔,口裏一陣陣地噴着惡臭、有時噯氣,似乎病也輕快了些。可是過不多久,胃部又有脹滿壓迫之感。孩子們說不淸具體情况,只是噪叫着難過,眼見着許多愛吃的東西,可是沒有胃口。噁心呀、嘔吐呀、下痢呀、腹痛呀、頭痛呀,鬧得大人們心慌意亂。利害時孩子們神色迷糊,身體有些發癢,看去似乎突然患了重病,疑心是患了傷寒或者霍亂,可是當靜靜地加以回憶,一二天前,孩子們還是很高興的,不是吃了粽子,就是吃了年糕,僅僅是過了那麽一夜,一切就不同了。其實很簡單,這完全由於傷食而來的急性腸胃炎,是那些一下子消化不了的食物在胃和腸部作怪,只要把這些不消化的食物排除,病便可隨之輕快。所以醫師在了解情况經過診察之後,便開始洗胃和灌腸,或者繼續給服用瀉劑,和有助於消化的藥,同時暫時不給孩子們進食,或改吃容易消化的流質食品,如稀飯之類,這樣孩子們的病次第減輕了,可怕的發熱更很快地退去了。可是如果治療得不當,或乞靈於單方草藥,那末很可能使一種簡單的病發展到嚴重狀態,而喪身在手忙脚亂和藥石亂投裏。
   春節裏,家裏的食品比平時多了些,關心孩子們的康健,希望家長們注意孩子們的飲食。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俞樂山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