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在東北移交我國財產共達三百零二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15737
颗粒名称: 蘇在東北移交我國財產共達三百零二處
并列题名: 移交數較清單為多且經修整一新蘇方人員表現高度友好負責精神
分类号: D676.5
摘要: 中蘇雙方根據1950年2月14日中蘇兩國政府關於蘇聯經濟機關在東北自日本所有者手中獲得之財產無償地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協定,同年7月即各委派代表三人,組成中蘇接交財產聯合委員會。
关键词: 苏联 中国财产 东北地区

内容

(新華社瀋陽十九日電)我國政府接收蘇聯機關無償地將在東北自日本所有者手中所獲得之全部財產的經過情形如下:
   中蘇雙方根據一九五〇年二月十四日中蘇兩國政府關於蘇聯經濟機關在東北自日本所有者手中獲得之財產無償地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協定,同年七月即各委派代表三人,組成中蘇接交財產聯合委員會。我國代表爲東北人民政府副主席林楓,東北人民政府工業部部長王鶴壽,瀋陽市人民政府市長朱其文。蘇聯代表爲博依克,乍波洛夫斯基,米里曼。聯合委員會在兩國政府領導下,自七月八日至八月七日,曾先後舉行三次會讓,並在第三次會議上簽定了關於接交財產的具體辦法的議定書。該議定書經兩國政府批准後,接交工作即自八月九日正式開始。在接交工作中,聯合委員會所屬雙方工作人員共組成三個小組,分別在瀋陽(包括撫順)、哈爾濱(包括齊齊哈爾、牡丹江、一面坡、海倫)、長春(包括四平、吉林)等三地進行工作。全部接交工作於八月十二日、十五日、十七日先後完成。此後,聯合委員會即審查了全部材料,製訂了總的議定書,並分別製成瀋陽、哈爾濱、長春三組和秋林股份公司(按:秋林股份公司是蘇聯在東北的一個公私合營的貿易公司,遠在帝俄時代即已設立。
   )接交完竣的四份議定書。此外,又製訂了兩份證件淸册。所有這些文件,均於八月二十八日由雙方代表在瀋陽簽字。全部接交工作至此遂告結束。
   此次蘇聯政府移交我國的財產,共有三百零二處,其中包括工廠四十七處,電影院十一處,宅舍一百八十八處,倉庫三十三處,地產二十三處。上屬財產,屬於各地蘇聯經濟機關所有者共二百六十處,屬於秋林股份公司及其分佈在各地的貿易機關所有者共四十二處。
   在移交工作中,蘇聯方面代表及其工作人員,表現了誠懇負責、大公無私的精神,給我國的接收人員以莫大的便利。移交財產總數,實際上較去年二月十四日蘇聯外長維辛斯基致周恩來外長的照會所附財產清單尙多出十八處,均由蘇聯方面整齊完備地移交我國0所有移交的房舍、汽車,均經過修理、刷洗,潔淨如新。如哈爾濱蘇聯遠東運輸公司在未移交前即將所有汽車刷洗好,用枕木架起,並將車庫前的道路舖好,以便啓運,在移交前和接交過程中,蘇聯方面所提出之各項材料及證件淸册,亦均整理得極為細緻淸晰。蘇方工作人員在移交中認眞地進行淸點,並親自引導我國接收人員前往查看,表現了高度的認眞負責、友好合作的精神。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东北地区
相关地名
苏联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