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孤立無援美帝暴跳如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14775
颗粒名称: 在朝孤立無援美帝暴跳如雷
并列题名: 叫囂逼迫僕從國家分担厄運
其他题名: 英統治集團內部要求擺脫美帝控制
分类号: E297.5
摘要: 1951年1月11日美國帝國主義對於其侵略軍在朝鮮節節敗退而其所謂「盟國」坐視不救一事,表現了無法掩飾的惱怒,並叫囂逼迫其僕從國家與它分担厄運。
关键词: 聯合國 部隊 帝國主義

内容

(新華社北京十日電)美國帝國主義對於其侵略軍在朝鮮節節敗退而其所謂「盟國」坐視不救一事,表現了無法掩飾的惱怒,並叫囂逼迫其僕從國家與它分担厄運。通常反映美國國務院意見的紐約時報在去年十二月底侵朝美軍向南逃命之際,即發表社論,高呼「現在是聯合國之間更公平地分担朝鮮作戰的負担的時候了」。該報要求聯合國中追隨美國的「每個國家按其資源的大小分担一部分費用與危險」,特別是「對朝鮮的軍事作戰作更具體的貢獻,前往援助美國軍隊」。至一月五日,紐約時報又再度發出這種不滿。該報在對於美國在朝鮮孤立無援的窘境發出哀鳴,承認「朝鮮的盟國部隊正在打一個無望的仗,沒有獲得支持或增援的希望」。該報寫道:「除非聯合國能在政治及道義方面表現出它要求士兵在戰場上所表現的同樣勇氣,否則聯合國在朝鮮軍隊的戰鬥精神即難以維持。」「除美國以外,聯合國大多數會員國對聯合國軍隊只給予微弱的援助,這已在美國引起反應。這種反應可能變成不顧軍事需要而要求美國撤退其在朝鮮軍隊的一種不可抗拒的壓力,如果這終於使得聯合國崩潰,則其咎在聯合國本身。」
   參議院共和黨反動領袖惠利五日發表談話時,對於美國的「盟國」除了威脅外,更提出嚴厲的要求。他說:「給它們十五天的期限,要它們按照它們人口的比例派遣更多的軍隊到朝鮮,如果不供應更多的人,則美國部隊應撤退。」惠利悲哀地說:「每天美軍的死傷數額說明悲慘的事情,說明我們的士兵如何肩負着所謂聯合國爲自由而採取行動的重担。要阻止朝鮮成爲犧牲美國靑年的無底洞。美國應立即要求一切聯合國會員國供應與其人口成正比例的作戰部隊,有如美國一樣。」
   衆議院外交委員會共和黨議員伏利斯也表示同樣的焦躁。他强調「美國不應單獨作戰,而必須堅持要求一切聯合國會員國對此問題加以嚴重的應付。」
   儘管有這一切暴跳如雷的叫囂,但是,連國民黨中央社也不能不承認:甚至對於美國企圖操縱聯合國誣衊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侵略者」的陰謀,「很多會員國的代表團」也竟然對之「表示冷淡。」
   (新華社北京十日電)在美國侵略軍於朝鮮連戰連敗的情形下,英國統治集團內部關於要求擺脫美國冒險政策的支配而採取「獨立路綫□的言論日益增多。
   工黨的「新政治家與民族」週刊於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發表的社論中,在提到公開抗議「馴服地接受」美國軍事計劃的第一陣浪潮已迫使艾德禮訪問了華盛頓後警吿說:「如果杜魯門及其同僚現在以為英國的抗議運動不會再往前發展,那便會是一件大憾事」,因爲,事實上,「抗議的巨流仍在濳行滋長。」該刋接着宣稱:「我們眼前所需要的,是英國就其解决世界問題的意見發表一項獨立聲明」。
   自由黨的曼徹斯特衛報在關於新年展望的社論中要求:「總而言之,讓我們在外交方面與在聯合國內奉行英國的政策吧。有些事情,如共產黨中國參加聯合國、台灣的處理辦法、西德的重新武裝等問題,我們認為:我們的判斷比美國大多數的輿論的判斷爲好。」
   甚至保守的「經濟學家」週刊在不久前發表的社論中,也談到胡佛演說在美國引起的巨大反響,是由於「美國人民看到事實,證明派遣陸軍到優勢部隊可以切斷它的後路的地方去,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因此該刋對英國是否應參加北大西洋侵略軍的問題表示恐懼稱:「英國人民也很可以問問自己這個問題,就是:除非到眞正有了龐大的歐洲後備部隊,增派軍隊到德國的政策是否正在冒同樣的危險。」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美國
相关地名
朝鮮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