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販市場的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12486
颗粒名称: 攤販市場的管理
分类号: G210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筆者談論攤販市場的管理情況。
关键词: 筆者談論 攤販市場 管理情況

内容

本市攤販一萬餘戶,已經組織起來,而且經過學習,思想上也有提高,已在愛國公約上紛紛簽了名。
   攤販市場是比較複雜的,在今年四五月以前,攤販有許多是跑單幇的,有許多是商店化整爲零的,五花八門,雜亂無章,經過初步的整理,特別是經過財經統一以後通貨膨脹的消失和工商業的好轉,攤販市場從無秩序進入了有秩序;其後各區成立了攤販管理分會,幷成立了總的全市攤販管理委會,加强市場管理,使攤販市場進一步地從無組織進入有組織。到現在,跑單幇式的流動攤販,和為了克服困難而化整爲零的變相攤販,大體上已不存在。現在所有的攤販,大部份是小本經營者,所以性質上已由複雜化而進入單純化了。
   經過了這一階段演變,攤販已有了從流動到固定、從分散到集中的基礎,在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攤販市場管理委會就有可能改造攤販經營,使他們有可能從集中經營走向聯合經營,從聯合經營走向合股經營的正式商店,攤販的資本雖少,但開支也少,而且老闆自己參加勞動,這些都是精簡節約減低成本的條件,在這條件上加强組織、嚴密管理、提高認識、培養互助和合作的情緒,就有可能提高一步走向聯營或合股經營。
   但也因為攤販比較流動、分散、賬册不全,就成爲一些不法份子借作逃稅、投機的掩護,每個攤販必須自整自肅,互助互勵,排斥這些害羣之馬!
   最近萬餘攤販表現了愛國也不後人,已在愛國公約上簽了名,表示了不逃稅、不欠稅、不投機、不囤積………。這是可喜的,在這個公約的基礎上,不但支援了抗美援朝的運動,而且也創造了攤販自我改造的條件。(今)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