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藝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12242
颗粒名称: 新中國的藝人
并列题名: 中國雜技團在蘇聯
分类号: G210
摘要: 新中國的藝人,中國雜技團在蘇聯情況。
关键词: 中國雜技團 蘇聯 情況

内容

在莫斯科中華人民共和國藝術展覽會內,陳列着許多代表中國數千年偉大文化的——華麗的玉器和瓷瓶,玄妙而充滿象徵意味的山水畫,具體表現着這個民族無數世紀的藝術傳統。但是在這種藝術中已經發生了巨大的進化和轉變,現代的作品顯明地表示已經不是老大的「不動的中國」了。人民民主制度粉碎了中國藝術的鐐銬,這種鐐銬曾經把中國藝術鎖緊在外國侵略者和國民黨反動政府所小心保護的資本主義和封建殘餘的歲月中。而且中國藝術家喊出了新的口號,力求恢復人民自己的藝術傳統。他們還沒有精通在寫實主義作品中,表現新的生活,表現人民爲祖國自由獨立而鬥爭的油畫技巧。
   過去的中國戲劇,曾經介紹給我們精采的梅蘭芳改良藝術。目前我們雖然還沒有看到過新中國的戲劇,但是最近的影片證明着,中國演員已經創立了眞實性的寫實主義作風,採取了重要而急迫的題材,熱望在作品中表現人民偉大的進步思想,顯示他們爲祖國爭取光明未來的鬥爭。
   中國人民的新生活產生了新的藝術——有意義的,有目的的,寫實主義的,純粹人民的,對於人民大眾——民主中國的締造者容易了解和容易親近的藝術。在這些人民普遍愛好的娛樂中轉變得最顯著的,就是民間雜技。
   人民中國的雜技團目前在莫斯科開始上演了,這個團體是由在北京、天津、上海、漢口等地比賽中的優勝者組成。因此,他們是中國最優秀的藝人,也可以說能够代表中國民間雜技風派和特徵的主要傾向。從它裏面,可以找到優良傳統的寶貴和喜愛的方向,可以探索有意味的新方式,新形態,新作風,可以觀察這種最大多數人民所愛好的娛樂色彩的增強。
   結合兩個偉大民族的友誼,以及我們對於愛好自由的中國底熱烈感情,使中國雜技團上演了。我們把它的上演視為我們首都文化生活中有意義的事件,藝術成就恒久交換中的重要階段,以及中蘇人民間友誼的增强。
   在這些中國藝人的技藝中,表現了中國人民非凡的特徵——勤勉,堅忍,追求成功的持久力。——這是一種民族特有的,舉世無雙獨創的技藝。在他們技藝的後面——持久的每日工作,和繼續不斷練習的歲月。
   中國藝人有非常巨大的成績。任何淵博的物理學家不能解釋,王淸源飛舞的鋼叉的離心力量是怎樣來的。他使鋼叉在頭頂飛舞,在指尖旋轉,或是有韻律地從一隻手運轉到另一隻手。輕身術的表演似乎是一種空地上賣藝者一樣的普通節目,但是可驚異的是:程少林全部的矗立,奔突,跳躍,頭上都頂着一個細瓷碗疊成的寳塔(即頂碗)。
   器械體操師曹鵬飛和曹貴富,表現了許多複雜的花樣,他們能够僅僅以脊梁貼着槓子,像磁鉄吸着一樣地旋轉着。
   給予顯著印象的節目「轉盤」,尹鈺宏同時在細竹端上旋轉着六個碟子。出色的演技「鑽圈」,參加了關玉和、夏少恒、田志淸和張文卿。還有一個稀有的節目——張國深和張國棟平衡在一個小圓筒上(即晃板)。
   全部這種中國雜技團傳統節目中最超羣的一個——佫樹旺費力的節目。他把巨大而沉重的瓷罎拋向空中,有時很容易地落在頭頂上或鼻尖上,有時用罎上的小耳支在額上旋轉……這應該是一個最精彩最成功的節目。
   有力,熟練,大胆,堅忍,在爲獲得優秀的表演成績而努力中顯示了中國雜技的特性,也就是熱烈的快樂的表演風格和色彩——在卓越的體育家關玉和,和幾乎參加了全部藝人的武術競賽和「千斤担」,這是中國雜技的一種新的嘗試,建立了羣眾的體育活動,顯示了團體的協同一致精神。在金業勤領導下的脚踏車花樣表現的節目,也表演得非常精彩。
   如同在所有其餘的文化領域內一樣,中國人民的雜技表現了富有傳統,擴大範圍,增加力量的傾向,它有力地影響着人民民主中國的新生活。
   爲了親切地關懷中國雜技藝術的發展,我們對於這種可驚嘆的演技,認爲還有若干缺點。當然,它無可置辯的長處是:他們沒有任何「做作」和「贈送」節目的痕跡—全部演員非常誠樸和自然。但是有時,他們在節目、道具、耍把戲的準備工作上過於化費太多的時間。任何一種技藝表演主要長處之一,是精確的旋律和突進的速度,而演員的熟練也把戲耍到另一個把戲可以使節目增加精彩。這樣,可以使人民的效果。但是這種慣中國雜技團全部非凡例往往會忘記的。的表現增加更大的表
   這就是雜技團領情,更突進的速度,導人丁里,導演王地更有力的旋律。子應該注意的一點:(譯自十一月十六日應該改正某些節目中蘇聯文學報)同一動作的反覆的表編者註:標題的副題演,和冗長地從一個是編者加的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蘇霍夫
责任者
方斐章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莫斯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