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帝兵源困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09358
颗粒名称: 美帝兵源困難
并列题名: 組織僕從軍隊遭遇重重阻礙國內壯丁湊不到四十萬部隊
分类号: E297.5
摘要: 1950年美帝兵源困難組織僕從軍隊遭遇重重阻礙國內壯丁湊不到四十萬部隊。
关键词: 美國 朝鮮 軍隊 陸軍 戰爭

内容

(新華社北京十一日電)朝鮮戰爭尖銳地暴露了美國軍事上的一個重大弱點,就是它的兵員困難,與它給自己安排的遼闊範圍內的干涉任務,極不相稱。據美國統治集團的雜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七月二十一日出版的一期曾經透露,在朝鮮戰爭開始時,美國總共只有十個可以打仗的師,十五萬人。而軍隊分佈的地區却從美國本部、阿拉斯加、日本、冲繩直到西德跨三大洲,兩大洋,相互遠隔以萬里計的距離。
   美國在發動朝鮮戰爭之後,發覺迅速席捲北朝鮮的算盤是落空了,於是就匆忙地從日本、太平洋及本國調遣一切可以調動的戰鬥兵力、緊急送往朝鮮戰場,把它全部作戰師團的百分之六十集中在小小的朝鮮半島上。
   結果,美國在兵員上已更加捉襟見肘。據上面那個美國雜誌說,美國在歐洲共駐紮有約十六萬軍隊,却祗有個作戰師。西歐僕從國家對於美國祗有那樣一點軍隊却要想去進攻蘇聯,深感反面會首先替他們招來厄運,因此再三懇求美國增兵。杜魯門於是不得不發佈一道空頭命令,說要「着實」增兵西歐但命令雖下,軍隊却陷在朝鮮拔不出來,而且連那些軍隊本身,還感到「形勢嚴重」。
   白宮的一個如意算盤是讓歐洲僕從國家來提供人力,而由它供給武器,組成一支供它驅使的「歐洲軍隊」。西歐國家的賣國政府雖然在金元的威迫與誘惑之下,同意担任這個可恥的走卒角色,却並不能够在實力上給出多少幫忙。作爲陸軍主要提供者的法國,要美國三十億美元,却祗約許在三年內成立二十五個師。
   在生活困難的美國,統治集團覺得可以用提高士兵幾塊錢餉銀、甚至以軍事販賣部有「廉價商品」,和「殘廢津貼」之類來誘供靑年賣命。但是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道破了一項祕密,即徵兵令發表後,「志願」報名的反而多了一點,因爲如果是「自願」的,還可以對服役性質有所選擇,離得危險遠一點。
   按現行徵兵法,美國已登記及齡並合格的壯丁祇有一百五十萬,即使全部徵召起來,完全編入陸軍,按現在美國陸軍中戰鬥人員與非戰鬥人員一與三之比,也只能凑成不到四十萬作戰部隊。新徵召的新兵,還需有一年的時成他們的訓練。
   杜魯門政府的計劃是到明年年中,把武裝部隊擴大到三百萬,其中陸軍約佔一半。即使全部算作戰鬥人員,也不過中國人民解放軍過去一年中間所殲滅的蔣匪軍的四分之三。
   這件事情使華盛頓極爲頭痛。
   因此,華爾街决定還是及早起用具有軍國主義傳統的西德的反動力量,這個意圖立即受到西德法西斯勢力的歡呼。但是美、英、法紐約外長會議和大西洋公約理事會會議,在推進戰爭計劃同時,發現這個問題牽連還很多,首先是世界爲和平而鬥爭的人民不允許,其次是遭受過希特勒軍隊壓迫的西歐人民也强烈反對,最後,西德的靑年已經反覆表示他們不願意爲美國帝國主義充當砲灰。結果,會議公報關於這點就不得不苦心地隱晦其詞。直到現在,關於用什麽編制來恢復德國陸軍的問題,仍未最後解决。
   追求世界霸權的美國統治者,在本國也遇着各式各樣的反抗和困難。適齡壯丁平均只有五分之一檢查合格,許多被召的青年乾脆拒不報到,迫使政府不得不採取法律手段。在徵兵開始後,美國年靑人結婚的數目,突然增加,因爲按照美國現行的規定,有家庭的男子可以緩徵,有一個退伍軍官在得到徵召令後毀壞了自己的右手,並且告訴別人說,人家現在再不能要他去當兵了。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