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侵略台灣的罪行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09352
颗粒名称: 美國侵略台灣的罪行錄
分类号: E289.55
摘要: 1950年我國向聯合國大會及安全理事會提出關於美國侵略我國領土台灣的控訴以後,美國企圖抵賴和狡騙美國的侵略行爲。
关键词: 台灣 美國 侵略行爲

内容

自從我國向聯合國大會及安全理事會提出關於美國侵略我國領土台灣的控訴以後,美國總統杜魯門、美國國務卿艾奇遜、美國駐聯合國常任代表奧斯汀等人曾再發表無恥的談話,企圖抵賴和狡騙美國的侵略行爲,但是這些謊言絕掩蓋不了鉄證如山的事實。
   美國對台灣的侵略是它對全中國侵略計劃中的一部分,是由來已久的。今年六月以前,它採取的方式是出錢、出武器,假國民黨賣國匪幫之手,控制台灣;而在六月二十七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侵略聲明以後,它採取的方式就是公開地和露骨地直接派兵侵略了。
   根據已有的材料,自今年一月以來,美國援助台灣國民黨匪幫的武器軍火數量是極其龐大的。其中僅坦克一項,據各通訊社一月至五月披露的消息統計,即達七一八輛(包括「M 8」型、「M5」型和水陸兩用坦克)。一月十日,美國以俄亥俄州逮瑪軍械庫的坦克與裝甲車近三百輛,作爲剩餘物資賣給國民黨匪幫。這些□克的造價不算武裝每輛爲五萬八千美元,賣給國民黨匪幫的價格是每輛一千美元。這些坦克分批由土耳其貨輪馬丁號裝運赴台,第一批七十五輛於一月十日在費城裝船,一月二十三日在台灣高雄卸載(合眾社台北一月二十三日電)。第二批坦克一百輛和裝甲車一百輛於三月一日過檀香山(美聯社三月一日電),三月二十八日在高雄卸載(美聯社台北三月二十八日電)。此外,據合眾社溫哥華三月二十四日電,加拿大輪船亞哥文芬號載坦克七十五輛離溫哥華駛台灣。路透社碧□三月二十三日電;「星報」(STARREPORTE—R)消息稱,四百二十六輛坦克正由菲運往台灣。合衆社台北五月十五日電稱,四十二輛坦克在運台途中。其他武器、軍火和物資的數量更是難以計數。以上僅就公開的不完全的材料統計,祕密運送的當不止於此數。現在這些屠殺人民的兇器還在不斷增加運送中。
   美國總統杜魯門於六月二十七日發表侵略聲明後,美國封台灣的侵略就成爲公開的和直接的了。
   在杜魯門發表聲明的前一大(六月二十六日)夜間,美國海軍艦隻就侵入台灣海峽(美新聞處華盛頓六月二十七日電)。二十七日下午,第七艦隊的一個戰術編隊共軍艦八隻即在海峽的火燒島、紅頭嶼出現。七月六日,第七艦隊的一批「通訊專家」抵達台灣建立無綫電聯絡設備。八日,第七艦隊司令史樞波由日本抵達台灣,與蔣賊介石等進行會商。十六日,美國遠東司令部正式宣佈第七艦隊已開始在台灣海峽與南海進行「海空偵察」。據紐約先驅論壇報記者七月二十四日自台北報道,美國艦隊巡邏活動的範圍是南起廣東汕頭海面、北至山東青島的長達一千哩的我國海岸綫。八月美國擴大侵略朝鮮的戰爭以後,第七艦隊又組織了專門的海峽分隊司令部,原由尖斯摩上校以准將銜代理司令職權,後來正式由聖保羅號艦長平佛特少將任司令,九月二十五日平佛特調美,又以柯克奧准將繼任司令。據匪中央社及外國通訊社所披露的材料統計,第七艦隊艦船先後在台灣出現的有巡洋艦聖保羅號、朱諾號、瓦塞斯特號、驅逐艦拜雷號、D D七四五號、八五八號、八五九號、七三號、七三一號、七四七號、二八五號、七六五號、七六八號、八六〇號、輔助艦西馬龍號,紮里斯底奔號、一〇六號等。這個海峽分隊司令部的艦隻,並於九月五日至九日與九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兩次在台灣海峽舉行「演習」。第七艦隊的司令史樞波於八月底更公開宣布已擬就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自己國土台灣省的計劃。他狂妄地說:「我認爲採用現在已經準備好的計劃,我們是能够阻止「入侵」的。』(合眾社東京八月二十九日電)
   在空軍的侵略活動方面,美國第十三航空隊從日本投降以後,即以台灣最大的新竹機場為基地。在杜魯門聲明以後,第十三航空隊司令勝納少將於八月四日飛台,並予七日在國民黨空軍總部內成立「聯絡」機構,後來又成立了第十三航空隊駐台前進指揮所。這個機構的責任,「就近處理中(國民黨匪幫)美空軍間之聯絡及有關聯合作戰事宜」。(國民黨中央社八月七日台北訊)。在此前後,成批的美國飛機由冲繩等地飛往台灣。國民黨台灣電台八月六日廣播說。「美噴氣飛機六架已於八月四日飛抵台灣。台灣將擴大機場數處,供美空軍使用;不過關於有多少機場在擴大,現在還是一個機密。許多工作中的一種是加長跑道,以供噴氣式飛機和其轟炸機起落之用。八月六日已有六架噴氣式機經過台北上空。」八月間我國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控訴後,美機曾一度離台赴冲繩等地,九月份又都返台活動。九月十一日,美遠東轟炸機隊司令霍爾少將由菲律賓的克拉克基地飛台,「考察」空軍的有關事宜。
   美國指揮侵犯台灣活動的總機構,是八月四日由麥克阿瑟的副參謀長福克斯少將率領抵台的「麥克阿瑟總部駐台軍事聯絡組」。這個「聯絡組」是麥克阿瑟於八月一日由台灣返日本後正式任命組織的。該組於八月八日正式在國民黨匪幫的台灣防衛總部中開始辦公,十六日更名爲「美國遠東軍事駐台考察團」;二十二日,麥克阿瑟又改調美國遠東軍事統帥部高級官員康克靈任團長。這個「考察團」的業務範圍和工作性質與前身的「聯絡組」相同,實際上是指揮在台灣的傀儡軍及美國侵略軍的美國軍事使團。它的内部組織分人事、情報、作戰及補給四組。全部人員編制爲官員五十人,准尉以下士兵七十五人(國民黨中央社台北八月十七日電)。九月末,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我國控訴侵略案定期討論後,十月初,美國官方就裝模作樣地宣佈這個「考察團」由台灣「撤退」。作爲團長的康克靈是於十月六日飛到東京去了,但留下的一批人却沒有離開。而且據合眾社台北十月三日電引權威人士消息說:「召回考察團幷不影響杜魯門令第七艦隊巡邏台滬海峽的命令,也不影響和考察團同時建立的美國第十三空軍大隊聯絡處的工作。」這就說明了所謂撤離僅不過是美國在我國人民和全世界進步言論斥責下的一種遮眼法而已。
   此外,美國在台灣的軍事侵略機構還有兩個,一個是以賈芮特少將爲首的、公開名義是武官的軍事代表團。這個代表團包括陸海空軍校級軍官多人,主要任務是控制幷訓練國民黨陸海空軍。另外一個是以「中國商業國際公司」的「顧問」和「專家」名義出現的軍事顧問,其中包括美國前海軍上將柯克、海軍陸戰隊准將費特和海軍專家等共四、五十人。他們於五月中旬先後抵台後,立即與國民黨統帥部負責人會晤;當福克斯抵台後,這批專家、顧問幷參加了美國遠東軍事駐台考察團的工作。這些事實都證明,所謂商業公司顧問,就是軍事顧問的別名。
   這一切表明,美帝國主義已對我國的台灣進行軍事侵略,力圖把台灣變為它向我國大陸侵略的軍事基地。中國人民絕不容許美帝國主義侵略台灣,决心粉碎美國的侵略計劃,解放台灣。
   (新華社北京十一日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杜魯門
相关人物
艾奇遜
相关人物
奧斯汀
相关人物
福克斯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