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人民志願部隊參戰下朝人民軍獲得大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08992
颗粒名称: 在我人民志願部隊參戰下朝人民軍獲得大捷
并列题名: 擊潰李匪軍四個師及美軍一部迫敵潰退五十哩逃至淸川江南
分类号: E297.5
摘要: 1950年11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人民軍總司令部頃發表公報稱:共和國人民軍最近在朝鮮西北部的作戰中取得了重要勝利。
关键词: 共和國人民軍 朝鮮西北部 重要勝利

内容

(新華社朝鮮北部某地七日電)據新義州電台廣播: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人民軍總司令部頃發表公報稱:共和國人民軍最近在朝鮮西北部的作戰中取得了重要勝利。在此次作戰時期,有中國人民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志願部隊的組成,這個志願部隊在人民軍總司令部統一指揮之下,和人民軍一道參加了作戰。在中國人民志願部隊的參加之下,人民軍在溫井、雲山一帶擊潰了李承晚匪軍第二軍團四個師及美軍一部,迫使該方面美國侵略軍及李承晚匪軍逃至淸川江以南。在十一月一日至四日的四天戰鬥中,據不完全統計,人民軍共斃傷敵一千四百八十人,俘虜敵一千八百餘人,繳獲榴彈砲二十二門,戰防砲一十三門,迫擊砲二十門,火箭筒十六個,六零砲四門,無座力砲三十三門,機關炮二門,重機槍三十一挺,輕機槍二十一挺,衝鋒滄三百十三支,長短槍一百九十餘支,汽車二百九十輛,坦克十七輛,飛機四架,電台兩部;另外擊毁敵□機三架及坦克十二輛,擊傷敵□機兩架。
   從十月二十五日至十一月四日的十一天戰鬥中,人民軍共斃傷美軍四白六十餘名、李匪軍二千一百八十名;俘虜美軍二白七十名、李匪軍三千七百七十八名;共計毙俘美軍及李匪軍六千六百八十餘名;繳獲各種槍一千二百九十五支,各種砲二百九十五門,汽車五百六十輛,俘虜飛機四架,擊毀飛機三架,擊傷飛機兩架,幷繳獲其他戰爭物資甚多。
   在此以前,侵陷平壤後繼續向北進攻的美國侵略軍及李匪軍,在西線一路曾侵至新義州東南的安市洞,一路曾侵至鴨綠江中段南岸的楚山。人民軍在中國人民志願部隊參加之下,於十月二十五日在西綫開始對敵人發起猛烈反擊;當天在溫井西北的兩水洞殲滅李匪第六師的一個營;二十九日在熙川、溫井之間殲滅李匪軍第六師及第八師的各兩個營,同時在楚山以南古埸地區基本上殲滅了李匪軍第六師的一個團。至此李匪軍第六師已大部被殲滅。十月三十一日人民軍在球場地區殲滅李匪軍第七師及第八師各一部,十一月二日攻佔雲山,殲滅美軍騎兵第一師一部及李匪軍第一師一部。經過這些戰鬥,人民軍已收復了楚山、熙川、雲山、泰川、寧邊、宣川、德川、寧西等城市及其週圍的廣大地區,將戰綫推進到淸川江以南。美軍及李匪軍在作戰中士氣很低,一觸即潰,使大批重武器均落入人民軍之手。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願部隊士氣極爲旺盛,朝中戰士團結無間,親如兄弟。人民軍指戰員决心爲繼續前進幷□續殲滅美國侵略軍及李匪軍而努力。
   (新華社北京七日電)朝鮮人民軍發動的强大反擊,粉碎了美國侵略者妄想「早日結束朝鮮戰爭」的迷夢,幷使美國侵略軍隊中瀰漫着沮喪和恐懼。人民軍反擊的消息「在美國軍隊中的第一個反應是悶悶不樂」,而李承晚僞軍的「大韓民國第二軍團人人愁眉苦臉,沒有心緒說話」。那些在十多天前侵陷平壤時狂妄宣稱「下一步就該輪到滿洲邊境了」的敵軍將領們,表現得「深爲焦慮,甚至抑鬱消沉」(美聯社東京十月三十一日電)。
   按照「麥克阿瑟」的時間表,規定朝鮮戰爭在「感恩節(十一月二十三日)以前結束」。直至十月三十一日,「麥克阿瑟總部還認為有一切信心相信這個計劃將會維持不變」(路透社東京電)。美國侵略軍第二十四師師長邱奇在同一天還誇口:「如果我們明天到不了鴨綠江,那才眞是怪事」(合眾社電)。
   然而,就在二天之後,這些狂妄的傢伙「嚐到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比利時境内大敗仗(按指一九四四年冬希特勒軍隊在西綫阿登納發動大攻勢下美英聯軍的大潰敗)以來最大挫敗,已於二日後撤五十英里之遠。在撤退時有美軍二營被包圍,企圖前往救援的其他部隊亦於二日黃昏放棄了這一想法」。美侵略軍的潰敗是如此狼狽,當人民軍「配以騎兵於黎明前突入雲山四週防綫時,睡夢中的『聯合國軍隊」措手不及,兩日戰績很好的士兵不得不在混亂中匆匆撤至雲山以南九英里的新防綫」(合衆社東京三日電)。而美侵略軍「騎兵一團也在雲山西南被圍,人員損失過半,大炮和重裝備全部喪失」(國民黨中央社漢城四日電)。
   在東京的麥克阿瑟總部方面已開始沮喪地表示:「早日結束朝鮮戰爭一切希望均已放棄」(合眾社東京三日電)。大部分美國先頭部隊的精神與氣氛發生了突然的變化。幾天以前,「士兵和軍官都計劃着到日本渡感恩節」,現在,「這些計劃都黯然地消失了」。「他們中的大多數目前已面臨慘淡的前途,大約要在北朝鮮冬季的嚴寒中進行凍到刺骨的戰鬥了」(國新社東京四日電)。這些匪徒們似乎還沒有想到,更慘淡的命運在等待着他們。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朝鮮西北部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