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黃巾起義和三國戰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07532
颗粒名称: 論黃巾起義和三國戰爭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10月22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論黃巾起義和三國戰爭。
关键词: 黃巾 起義 三國 戰爭

内容

黃巾能組織廣大的飢民羣,是因為當時人民受宦官侵掠太深,有寃無處吿訴。但張角利用迷信方式來吸收羣眾,就他所組織的那一大羣來分析他們的階級性,又何能肯定他們全屬於被壓迫的人民階級?
   黃巾能組織被壓迫的人民階級只能說是這種起義的主要因素之一,因爲這種起義仍是以原始性的宗敎力量爲基礎,而不是以被壓迫的人民階級爲基礎的。而且它的組成分子異常複雜,不但有野心道士,諸將賓客,而這羣牛鼻子却反被當時的宦官牽引著。宦官是當時黑暗政治的主要根原,是被壓迫人民階級的生死對頭。由他們一羣人包圍兩個昏君,使皇帝在宮裏經商作賈,弄狗駕驢,他們却「多放父兄子弟,婚親賓客典據州郡,辜榷財利,侵掠百姓」。張角等從左手將廣大的飢民羣組織起來,右手却全將他們交給宦官。這班人不惜和人民的生死對頭聯成統一戰綫,企圖推倒東漢政權,他們將未出娘胎的農民起義生生悶死,却不知自己早被宦官利用。當時只黨人還存有一綫光明,只儒生還保有幾分正義,但代表政治黑暗面的宦官們却一直視他們如眼中之釘盧植是屠殺黄巾三主將之一,但此人却不但人望絕高,而且和依違取容的當時一般官僚相比也不失爲有骨氣的人,他拒絕向宦官進賄賂和在朝堂單獨抗議董卓廢立都等於捋虎鬚、履虎尾,因此,他兩次都幾不免於虎口。
   爲什麽關心人民痛苦和人民站在一起却反而願「為國用」,或竟成了屠殺黃巾的主將呢?當時只有兩種黨派在地主和知識分子的統治階層間引起政爭:一種是代表政治黑暗面的宦官,凡是希圖高官厚祿,肥私蠹民的人都不能不結交他們而成爲他們私黨;一種是代表政治光明面的黨人,凡是有志澄清,不惜湛宗滅族,用嚴厲手段裁制宦官和他們的子弟親族私黨們在民間的一切侵掠貪暴行為的人都互相團結起來。黨人雖不屬人民階層,但人民起義軍究當認那一方是生死對頭,那一方是同盟軍呢?爲什麽張角等將廣大的飢民羣組織起來却先來拜宦官的門,難道借宦官內應的力量取得了京城,人民痛苦便從此解除了麽?皇甫嵩是屠殺黃巾的最出力的主將,但他在作戰會議中竟提出「解黨禁」和「益出中藏錢,西園廄馬以班軍士」的兩項先决主張,這即是說要扶植和新土霸所一手造成的肥私虐政進行鬥爭的黨人,並散去由這種貪暴政治所聚斂來的皇家私財。這和張角連結宦官勢力作人民起義資本的辦法相比,誰的立場正確,誰的立場不對,不明如指掌麽?
   黃巾是裹脅在迷信裏的人民力量,當時人民受宦官侵掠太深,求生無路,乃至飢不擇食,因此張角妖言也都能發生極大的鼓動成果但就張角妖言的本質說,我們是當否認它的。張角「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革命口號祗是他自造符命,想借人民力量達成他做皇帝的目的。但張角做皇帝如眞能解除民間疾苦,我們也自無話說。只是這道士的野心一開始便和當時黑暗政治的主要根原、人民的生死對頭宦官勢力連成一氣,宦官也自知不爲當時開明地主和知識分子黨人、儒生的力量所容,地位快發生危險,不能不借黃巾以自救了。如果當時黃巾起義成功,不但人民力量被張角出賣,黨人、儒生的開明力量通被宦官撲滅,宦官力量也從此再行張大,終無肅清之日了。因有黃巾失敗,所以有袁紹等消滅宦官的政變發生,這政變的趨向是好的,它可以成立一個開明的地主政權。只是這開明政權被董卓扼殺了,黃卓的基本錯誤是廢立,他的獨斷獨行引起了開明地主和知識分子的内部矛盾,於是從相反的一面開拓了羣雄割據的分裂局面。從羣雄割據的分裂局面說,如眞像呂振羽同志的那種說法,認「三國相互連年戰爭,沒有一方面是進步的,代表人民利益的,因此,不論誰勝誰敗,對人民都沒有好處,對社會不會起進步作用,」我認為他這種說法對一個治史的人也不見得就有好處的。我們不能將舊史上的互相攻戰認為是無原則的混戰局面,却不從政治觀點來把握分析。三國分裂局面是因為董卓政權不爲開明地主和知識分子所擁護,內部矛盾是廢立和反廢立,反廢立的羣雄據地擁軍,各自爲政,董卓的武力把持也竟被反廢立的割據局面推倒了。曹操的割據勢力最強,勢力的向外發展最快,而且他能挾天子以令諸侯,他的政治主張便漸由反廢立轉向廢立,他雖沒有及身篡漢,是因爲他鑑於董卓的操切失敗,所以他必等勢力完全養成,方才由兒子曹丕見之行動。孫權擁有江東,勢力雖很雄厚,但曹操父子却佔有中原。劉備出身孤危,一直到佔領漢中纔確立了他的疆土。所以孫、劉的政治主張不能不始終一貫是反廢立的。我們當從此一政治觀點來把握當時孫劉勢力,因此當對於孫劉統一戰綫寄與同情,雖說此一觀點是以當時開明地主政權爲本位的,但這一政權如果抬頭,也不見得和武力統一的反動地主政權同樣,「對人民都沒有好處」。難道說當時人民除由野心道士出賣給宦官勢力的一種命運算是「好處」而外,便再也尋不出一點「好處」來麽?自然,有些人是會以現代的無產階級觀點來批評一千七百七十六年前的漢代人民「不長進」的,但如此的一種批評迂疏到何等程度,却可以不再談了。
   北宋時民間演說「三國」,對曹操,劉備就各有一定看法,致使蘇東坡大嘆「君子小人之澤,百世不斬」。當時人民沒有馬列理論,但他們從本身利益出發眼睛却還是亮的。他們相信劉備,因為他們反對三國割據分裂局面,他們認淸這種局面是當由董卓,曹操負全責的。他們是反廢立的,但他們的正統觀念却並不怎樣濃厚。和皇帝家爭正統不是他們的事,但他們却希望出「眞命天子」,替他們開一個太平局面。凡是能使他們能多產出幾粒穀的,他們都一例相信。看起來像很天眞,但前一時代的政治局面誰對他們較為有益,他們是能從他們的唯物觀點認得十分眞的。因此,他們將桃源兄弟在民間傳說中更理想化了。桃園兄弟從宋代到今天還一直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人物,黃巾雖擁有當時的人民成份也無法和民間力量相抗衡的。
   那末,你怎樣寫「關羽屠殺黃巾」?讓桃園兄弟被黃巾剿滅,人民從此抬起頭來,這一愚笨設計的演出成果,一定比「楊延輝之死」的演出失敗更來得旣慘且重,你問問你的人民,他們會「批准通過一這樣的一齣戲麽?而且,桃源兄弟一出場便都成了黃巾的刀下鬼魂,以後的三國戲又怎樣演呢?單考證「關羽屠殺過黃巾」沒有,或曾有這類戲的演出沒有,對問題是沒有好處的。如果你眞想要編一齣一關羽屠殺黃巾」的戲,不論你考證得如何精確,編寫得如何合理,封建統制階級是只有張開嘴來笑的(編者按:本文摘自「戯曲報三卷三期)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黃芝岡
责任者
黃巾
相关人物
曹操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