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和平民主陣線中中國已成為穩固而强大的堡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05730
颗粒名称: 在國際和平民主陣線中中國已成為穩固而强大的堡壘
并列题名: 共產黨情報局機關刋論我國建國一週年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9月29日在布加勒斯特出版的「爭取持久和平、爭取人民民主!」報第三十九號(總第九十九期)社論,論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一週年紀念。
关键词: 和平 戰爭 紀念

内容

(新華社北京二日電)據羅馬尼亞通訊社布加勒斯特訊:九月二十九日在布加勒斯特出版的「爭取持久和平、爭取人民民主!」報第三十九號(總第九十九期)社論,論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一週年紀念。
   社論首先指出中國革命勝利的偉大歷史意義,接着寫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的第一週年標誌着中國人民民族復興的開始。中國人民在這一年裏已取得許多成就,成爲更偉大的轉變的開端。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已訂立一項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確定了兩大民族之間的永久友誼。蘇中友誼已成爲各族人民爲爭取和平與反對戰爭販子的鬥爭中的主要的因素。在一年以内,倚靠着蘇聯的兄弟援助,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穩定了它的經濟生活;通貨膨脹已經停止,成千的企業和鐵道已經恢復,計劃經濟的基礎正在奠定,工人階級的狀況已經大大改善。許多工業企業已展開了生產競賽,勞動生產率在不斷地提高。農業在前進中。大規模的灌溉工程已經動工,和天災的鬥爭已成功地展開了。本年的收成比去年好得多。這是因爲在一片擁有農業人口約一億四千五百萬的土地上,已經完成了土地改革,而在其餘的地區,人民政府正在減低貧農和中農的稅率和地租,盡一切辦法幫助他們。在去年解放的省份裏,正在作土地改革的週密準備工作。
   社論指出中國是由光榮的中國共產黨——工人階級戰鬥的先鋒隊——起領導和指導作用的。社論繼稱:數十年以來,中國經常地被牽連在血腥的戰爭裏,這些接二連三的戰爭削弱了中國偉大的人民底力量。現在新的民主政府正在不遺餘力地加強和平,因為只有在和平的條件下,中國才能够進行社會主義的建設。中國經歷了各種戰爭的人民艱難困苦。他們是熱烈的和平擁護者。有一億以上的中國人民簽署了斯德哥爾摩宣言。中國今天已經成為國際和平民主陣綫的一個穩固而强大的堡壘。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