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會議閉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05121
颗粒名称: 出版會議閉幕
其他题名: 通過人民出版事業基本方針籌建全國新聞出版印刷工會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召開的第一届全國出版會議,前後歷時十一天,已於九月二十五日圓滿閉幕。
关键词: 會議 出版 工作

内容

(本報訊)據新華社北京二十七日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召開的第一届全國出版會議,前後歷時十一天,已於九月二十五日圓滿閉幕。會議一致通過了發展人民出版事業的基本方針及改進和發展出版工作、期刋工作、發行工作、印刷工作等五項决議,作爲今後發展人民出版事業的總方針。關於改進和發展出版工作方面,會議首先指出目前出版業中還存在着相當嚴重的無計劃、無組織現象。爲克服這種現象,公私出版業均應爭取條件,逐步實行出版與發行,出版與印刷分工和出版專業化的方針。公私出版機構均應制定比較長期的和一定期限內的可行的計劃,以逐步趨向專業化和計劃化,爲配合工農兵的識字敎育與文化政治敎育,應大量出版各種通俗書刋,包括業餘課本政治常識,生產知識、科學知識、文藝作品等,並在普及的基礎上逐漸提高。對稿酬辦法,會議認為應在兼顧著作家、讀者及出版家三方面利益的原則下與著作家協商决定。對讀者聯系,會議認爲出版機關應與讀書界、圖書館、新聞界和書評刋物取得密切聯系,傾聽意見,以便修正錯誤,改進工作。關於改進和發展書刋發行工作方面,會議一致同意應改善企業經營,減少營業費用,使書刋售價逐漸降低,爭取全國書刋售價的逐漸劃一。國營新華書店改爲專營發行的機構之後,應負全國公私出版機關出版物的代銷任務,國營書店應以批發工作爲主,團結並組織一切公私販賣,建立廣大完密的發行網,對私營書店往來應根據平等互惠的原則,並應特別照顧中小零售書商。關於改進期刋工作方面,會議認爲應趨向分工專業化,結合實際,避免重複浪費。印刷業方面目前生產過剩,造成嚴重失業現象,會議主張向政府機關團體建議,目前停止建立新廠或盲目擴充以維持現有公私營印刷廠,並應設法救濟或安置失業工人。出席會議的工會代表,在全國總工會領導之下,决定成立籌備機構,以在短期內,建立全國性的新聞出版印刷工會。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