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蔴集散地瓜瀝在豐收中繁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04960
颗粒名称: 棉蔴集散地瓜瀝在豐收中繁榮
并列题名: 每日收花十餘萬斤軋花處增至四十家
分类号: F327
摘要: 1950年9月棉花大量上市,僅花紗布公司瓜瀝收花處第一門莊每日進花均在兩萬斤以上,連同全鎭公私收購處估計,每日約進十餘萬斤。
关键词: 棉花 豐收 繁榮

内容

(本報瓜瀝訊)日來棉花大量上市,花紗布公司瓜瀝收花處二十一日牌價:德字皮花八十九萬元,籽花二十八萬七千元,本棉皮花七十一萬元,僅花紗布公司瓜瀝收花處第一門莊每日進花均在兩萬斤以上,連同全鎭公私收購處估計,每日約進十餘萬斤,由於棉市擴大,軋花處大量增加,全鎭機動軋花處,已有十二家,人力軋花處亦有三十餘處,解决了許多工人的失業問題。
   (又訊)浙江省公營廠礦聯營處爲了照顧蔴農利益、減輕麻農運輸困難,特在瓜瀝鎭設收蔴處,並在附近龕山,南陽、甘露等鄉設立分站,已於九月十六日開始收購。由於今年政府大力協助,貸種、貸肥、突擊治蟲,一般產量每畝均在六七百斤左右。收蔴處九月二十一日牌價:台蔴每担最高價十三萬六千元,最低十二萬元,折合食米八斗左右(當地糧食公司牌價中白尖十五萬九千元)蔴農每天前往出售者均在二三百人左右,收購處爲了避免擁擠,排隊編號,先到先賣,秩序良好,一般蔴農均感滿意。
   由於政府大力的輔助農村生產,年成豐收,最近棉蔴上市,農村購買力大爲增加,每天趕集農民大爲增加,窄長三里餘的街道,每天從早到晚,滿街是人,擁擠不堪,走過一條街要費三四十分鐘才能穿過,時近中秋,雖然月餅大量湧出,但大部農民均知省吃儉用,很少有人問津,相反的紗布粮食生意則異常興旺。
   (澤灝)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澤灝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