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資本主義侵入對我國的影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03922
颗粒名称: 外國資本主義侵入對我國的影響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9月15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外國資本主義侵入对中国的影响。
关键词: 資本主義 中国 影响

内容

這是個靑年同志們在學習中國革命問題時常有人提出的一個問題。但這個問題我們不能作抽象的回答。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對外國資本主義的侵人對我國的影響作具體的考察。
   我們知道,世界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從一八四〇年雅片戰爭開始相繼武裝侵人中國,在中國獲得了許多特權,並在這個基礎上向中國推銷商品和搜購原料。至二十世紀,各主要外國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除了在政治軍事上繼續征服中國外,它們在經濟上由商品輸出轉變為資本輸出,在中國對工廠、礦山、交通各方面大量投資,控制了中國的財政經濟命脈,以此來支配中國人民的經濟生活。
   外國資本主義的侵入,對中國農村經濟生活起了一些什麽作用呢?中國近代史的事實告訴我們:自從外國資本主義侵入中國以後,中國封建的自然經濟是被破壞了。農民的衣食用具有一部份或大部份逐漸要靠市場來供給,因此也促使了農村經濟中商品經濟的發展。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並給城鄉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基礎。但這只是外國資本主義入侵中國在農村封建經濟生活中所引起的變化的一個方面。而就另一個方面來說,在封建剝削的生產關係上,不但基本上沒有改變,相反地帝國主義並與封建勢力相互勾結,保持和加强了這種封建的剝削關係。因此它使廣大中國農民處於更大的災難中。近幾十年來中國農村的更加破產就是這種情况的結果。
   此外,外國資本主義的侵入也刺激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這是因爲外國資本主義的侵入促進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並使得農民手工業者破產,不得不出賣勞動力。這在一定程度上為民族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但是,帝國主義與封建主義的聯合努力却又從各方面來壓制和窒息這個發展,帝國主義大量商品的傾銷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各種投資,打擊了城市民族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而帝國主義與封建勢力的勾結又阻止了中國農村資本主義的發展。
   因此,從上面敍述的這個變化過程來看,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中國,對中國社會經濟所產生的影響是兩面性的。這就是說,一方面,破壞了封建主義的自然經濟,但在另一方面農村中却保存了封建的剝削制度,並與封建主義勾結在一起,共同剝削中國人民;一方面,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但另一方面却又從各方面來阻止和壓制這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像這樣一種情况,當然是比較複雜的。這種複雜的情况,我們能不能用一個簡單的概念,比如「進步了」或「退步了」來槪括它呢?不行的,因為不論是用「進步」或「退步」,都不足以槪括它的複雜性,都不能確切地表現這種變化的眞實情况,反而只能把眞實的情况簡單化或抽象化了。
   在社會發展的歷史上,用一種社會制度去代替另一種社會制度可以是一種進步。但這是指的這種情况來說的,就是,舊的社會制度已經不適合於生產的發展,生產的發展要求改變這個舊的社會制度,在這個基礎上發生革命,革命的結果奠定了新的社會制度,這個新的社會制度,在當時歷史階段上是適合於新的生產力發展的。社會制度只有發生了這種變化的時候,我們才可以叫它做「進步的變化」、而中國從封建社會變成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却並不是這樣的一種變化。因為封建的中國社會,固然不適合中國生產力的發展,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却也並不適合中國生產力的發展。中國半封建社會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桎梏下,不論城市和農村的生產力,都不能够順利地發展起來。所以,從這一點上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制度並不比封建制度更「進步」些。
   關於這個問題本身,我們覺得把「問題只限在進步」和「退步」兩個槪念中間來打圈子,這很容易束縛我們的思想,使我們不去注意了解中國社會所發生的眞實變化。作這樣一種抽象的討論,對我們學習是沒有多大好處的,不會有什麽結果的。對這樣的問題是旣不能答覆說「是」或者「不是」。因此最好跳出這個圈子,按照資本主義侵入中國後中國所發生的實際變化本身來探討問題。(趙璞珊)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趙璞珊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