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掉隊(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03311
颗粒名称: 永不掉隊(一)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永不掉隊」簡介及原文。
关键词: 「永不掉隊」 簡介 原文

内容

「永不掉隊」是篇很有敎育價値,對我們思想啓發很大的小說。希望每一個同志,都來仔細地閱讀並寫出讀後的感想。
   在讀這篇小說的時候,我們把斯大林同志說的幾句話,在此引證一下,相信對我們大家都是有益的。
   「工人階級如果不能從無文化中擺脫出來,如果不能培養自己的知識分子,如果不能掌握科學………就不能成爲眞正的國家主人。」斯大林同志又說:「要建設,就必須有知識,就必須掌握科學。要有知識,就必須學習。頑强地、耐心地學習。」
   ——原編者
   一
   助教站在講台上,就像站在船長的橋板上一樣,他在講課,大學生站着記筆記。敎室空空如也,活像是甲板,既沒有書桌,又沒有椅子;一切都被德國匪徒燒光了。
   但是異國侵略者沒有消滅春天,春天把太陽的光芒和栗子樹的綠葉投入破碎的窗子。
   每當下課後,少女們已不像戰前那樣爭先恐後地奔向涼台。如今通往涼台的門板都被釘死了;破毁的涼台搖搖欲墜的掛在牆上。
   助敎咯咯敲着手杖走下講台。在這一剎那,他聽見一個人邁着强有力的步伐迎面走來。
   「德米特里·伊凡諾維奇………」。
   如果助敎還具有視官的話,他會見站在他面前是最近入院的一位靑年軍官。
   「德米特里·伊凡諾維奇!」靑年人說道:「我還記得你呢!從前你是我那一連裏的戰士。」
   「你……:你………」
   「高洛沃依。」
   「高洛沃依少慰?!」
   「不,我已是近衛上尉高洛沃依了。但是現在是……:大學生高洛沃依。」
   「好極了!」助敎說着伸出手來。「怎麽?怎麽給我左手呢?」
   「我………沒有右手了,德米特里·伊凡諾維奇。」
   助敎那幅晒黑了的臉,萎縮了。倆個人沉默了幾秒鐘。
   「爲什麽你還稱乎我的父名呢?」
   「大家在這裏都是這樣地稱乎您麽?」
   「請您………還像從前一樣,隨隨便便叫我:葛洛巴同志吧!這樣叫我,會讓我節節記起從前我在你那一連當戰士的時代………」
   二
   葛洛巴淸清楚楚地記起高洛沃依。他記得年輕的,善於發火的少尉,同時在他心裏總是牽聯着一股痛心與懊悔的感覺。
   這事是在一九四一年的翻天覆地的八月裏。
   有一天夜裏,高洛沃依的連從戰場的一個地區調到另一個地區去,夜色漆黑,淋着溫暖的密雨。連隊在急行進軍。當隊伍的頭排人無聲無息的止着脚步時,後面的人就會撞在前者的身上,他們碰到同志們的後背,便覺醒來。戰士在這以前已有幾夜沒睡覺了。
   每逢停止行軍,稍稍休息一會時,大家都不去找塊乾的地方坐坐——走到那裏下了令,便在那裏倒下——在泥水裏,在大道上。同時馬上就能睡着,只有指揮官們不能允許自己有這樣享受:他們必須値班,看着錶。
   葛洛巴還記得他趁着五分鐘休息的工夫,時間足够地躺下,用大衣襟蓋着大槍,整整頭底下的鋼盔,甚至做個香夢。夢見的東西是各式各樣、花花綠綠的,這就使他覺得是睡了良久了當別人驚醒他,用皮靴踢他的腰的時候,他不相信僅僅過了五分鐘。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斯大林
相关人物

相关作品

「永不掉隊」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