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波區各縣早稻慶豐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9777
颗粒名称: 甯波區各縣早稻慶豐收
并列题名: 初步報告增產一二成農民紛上城購置農具
分类号: F329.0
摘要: 1950年7月,甯波區各縣,早稻慶豐收,初步報告增產一二成農民紛上城購置農具。
关键词: 甯波 早稻 豐收

内容

(本報寗波訊)由於人民政府大力領導生產,發動羣衆治蟲積肥,深耕細作,興修水利,全區農民勤勞耕作,省吃儉用熬過了春荒和夏荒,加上今年風調雨順,早稻穗滿穀肥。現全區自餘姚起,已開始緊張收割。餘姚
   已普遍進入早稻收割,一般收成均在二百斤至二百四十斤之間,收成最好地區如泗門區,每畝最多者四百二十斤,較低的也有二百六十斤左右。城南區最差,每畝可收一百廿斤,最少八十斤。梁衖山區有百分之六十五的水田,收成一百七十斤左右。全縣平均產量分三等來看,約爲三百斤、二百三十斤、一百五十斤;已經全部收竣的火稻收穫,平均在一百八十斤左右,較去年增產一至二成。周巷一個老農說:「今年的早稻叫做□靑梗黃頭』,粳還靑,頭已黃,粳再靑,則頭更壯,這種收成我活了這麽一把年紀,才看見沒幾回。」有的農民們研究早稻豐收的原因是。㈠政府領導除蟲好,白穗少了,一顆稻上結了一百廿粒穀子,這是少有的。㈡政府號召深耕細作好,今年稻子殼薄肉多。㈢今年天時眞好。現在農民紛紛上城購置鐵器、簟、籮、肥料等農具,準備爭取晚稻增產。慈谿
   丈亭等地的早稻也已開始收割,收穫量最好的每畝也有三百來斤,火稻普遍較去年為好。該縣李溪渡等地沿江田去年大水時鹹水倒灌,田畝受損,減收甚巨,最嚴重的甚至籽粒無收。今年由於人民政府領導修好了壩大水來時該壩又得到及時開放,再加上雨水調匀,使鹹水侵蝕的田土鹽份冲淡,反而幫助了早稻發育,將獲得豐收)奉化
   火稻已經收割,百分之五十至六十地區,每畝收穫量在一百四十斤左右最好的地區每畝可收二百斤。鄞縣
   早稻收成現在看來是好的。如無意外,則每畝可收一百五十斤左右。姜山區每畝可望在二百七十斤左右。該縣情况與餘姚不同:餘姚一般以早稻爲主,鄞縣則以晚稻爲主根據目前情况,鄞縣晚稻收成可能更好。該縣桃源鄉前次爲山洪冲擊受損嚴重的四十餘畝早稻由於農民緊急搶救,扒去了沙石,再加天氣很好,而獲得重生年成受損不大。後塘鄉日前稻樁象爲害最嚴重時,全鄉男女農民在工作幹部積極領導下,十日之內撲滅了二百多萬隻稻樁象:二村除蟲模範陳阿順最近共拔枯苗一萬一千另十四株,捉稻樁象六千零十二隻,農民用自己的力量,保護了早稻並可增產一至二成。在除虫運動中全鄉農民互相幫助,撲殺稻樁象時,稻樁象集中那一片正在開花的稻田裏,農民便追到那片稻田,不管是那個的田那村的田,他們都一樣的齊心撲殺。
   鎭海、鄞縣的農民普遍反映:「往年現在正是蚱蜢蹦蹦跳,『白喳滿出搖的時候,今年有了人民政府領導阿拉除虫,情形與往年大不同了,人民政府見了阿拉有困難便貸肥,發急賑粮,又領導阿拉治水,再加今年天氣好,才使早稻贏得了豐收,這一切都托毛主席的洪福呵!」
   定海人民安然渡過了這次颱風。颱風過境時,農田無損,農民積極的挖溝泥,河泥助肥,來補足去年匪軍拉伕築路,使草子大部不能下種,與今年插秧時節匪軍潰退時拉丁殺人對於生產的損害,如無風水災害,他們也將以勝利的姿態,來迎接解放後第一個好年成
   全區早稻的收割期自七月下旬起,到八月中旬左右各縣均可全部收畢。農民們正積極準備晚稻的肥料。後塘鄉農民,趁着目前田裏工作較空的時機,用力的削着焦泥說:「我們要連連的造出好年成來,只要有地分,有好年成,阿拉就篤定。」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甯波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