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簽名在蘇聯激起新的勞動熱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9759
颗粒名称: 和平簽名在蘇聯激起新的勞動熱潮
并列题名: 工人們提早完成生產計劃農民提前向國家繳納公糧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7月,蘇聯的保衛和平運動,正在繼續擴展中,激起新的勞動熱潮。
关键词: 蘇聯 和平 勞動

内容

(新華社北京二十九日電)綜合塔斯社消息:蘇聯的保衛和平運動,正在繼續擴展中。
   列寗格勒於二十六日舉行了全市的知識分子保衛和平大會,參加者有科學、文化與藝術界人士近二千人。在海參崴舉行了一千五百人參加的文化工作者保衛和平大會。
   著名歷史學家、科學院院士塔爾列,在二十七日的眞理報上發表給外國科學家的公開信,他說美帝國主義者的「總體外交」正引向總體戰爭,引向以「總體」武器去大批屠殺人民。在俄羅斯人和其他人民的血消滅了希特勒的焚屍爐五年後的今天,我們不能讓成千累萬的人民被投進田原子爆炸造成的新焚屍爐之中。我們科學家們,應當爲和平而鬥爭。
   和平簽名運動已激起了新的勞動熱潮。在「和平工作班」內,千百萬的蘇聯勞動人民以斯塔哈諾夫方式工作着。庫茲巴斯的最大的礦坑之一、普洛柯庇夫斯克的斯大林礦坑,在七月十四日開出第六十六次列車,裝運全體礦工超過一九五〇年計劃所生產的煤炭。哈薩克工廠的冶金工人,在十五日已提早實現鋼和輾金屬生產的七個月計劃。愛沙尼亞各工廠的工人們,勞動定額已超過了兩倍半。列寗採煤托拉斯的礦工二十五日已超計劃生產了數百噸煤。
   這些天來,蘇聯集體農民也以斯塔哈諾夫式的工作,努力提早完成穀物的收割、提前履行向國家繳納公粮的計劃。沿着頓河、庫班和烏克蘭一帶的公路,裝着新收割的糧食的貨車,都貼着這樣的標語:「把上等穀物獻給國家」「擁護和平,反對新戰爭煽動者」。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蘇聯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