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協助人民修築鎭慈姚海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9501
颗粒名称: 解放軍協助人民修築鎭慈姚海塘
并列题名: 爭取七月底修理完工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7月28日,浙東人民解放軍某部,在鎭海慈谿餘姚一綫,協助當地人民,為防洪防汛而修築着海塘。
关键词: 人民解放軍 人民 防洪防汛

内容

(本報寗波訊)解放了舟山後的浙東人民解放軍某部,現正在鎭海慈谿餘姚一綫,協助當地人民,為防洪防汛而修築着海塘。
   該段海塘需修的計長一一一公里、需取土九二萬土方,以每人每日取土二方計,則需動員組織四十六萬個人工,此外尚要修築涵洞、海閘等,以作排水之用。
   當某團接受了修築海塘的光榮任務後,全體指戰員都說:「我們是人民的軍隊,祇要與人民有利的事情,我們都要努力去幹」砲連各班戰士在討論中,一致保證完成修塘任務,並紛紛自動寫保證書,貼在連報上。
   此後每天上午三點鐘起,在浙東伏龍山下,就有一隊隊的健兒,打着鑼鼓,在海塘上開始了工作。由於工具少,同時又要不妨礙練兵,他們便採取了輪流換班,「息人不息工」的辦法。沒有推土的傢俱使,他們就用手在滑板上推在勞動熱情的鼓舞下,戰士們自發的說快報打號子,互相鼓勵表揚,互相競賽,看誰挖得快挖得好。爲了及時交流經驗,團裏還特別在海塘上設立了修塘指揮所,有的連隊幹部,親自去參觀當地人民修的塘,學習他們的經驗,改進和提高自己修塘的技術。
   六、七月份,正是黃梅雨季,浙東海邊的氣候變化很快,有時是烈日當空,熱得汗如雨淋,有時就忽而一陣大雨,因此有些體弱的同志,被日光晒,海水浸得鼻孔出血,頭暈發昏;七連僅一天就有廿多個病員,但他們立即想出辦法,克服了困難各部都嚴格禁止吃生冷食品,和下河洗澡,並要求多吃開水、生薑湯,睡覺時蓋好被子,在極度疲勞的重力勞動下,做好「保健互助」,保證修塘任務的完成。
   人民戰士這種爲人民謀福利的實際行動大大地感動了當地人民,農民們紛紛反映:「過去國民黨從沒替老百姓做一點兒好事,海塘年久不修,弄得去年、前年這裏大街上都是水,解放軍一來,就早為我們預防啦!」
   現在,戰士們正緊張愉快地勞動着,爭取在七月底修理完工將來在這條幾百里長的海塘綫上,人民將永遠記着:這是自己的軍隊在作戰以外,對祖國建設事業的貢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浙東人民解放軍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