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三輪車是否算剝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6807
颗粒名称: 乘坐三輪車是否算剝削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6月26日,当代日报刊登編者对(周維新先生)提出的“乘坐三輪車是否算剝削”这一问题,进行的答复。
关键词: 編者 乘坐三輪車是否算剝削问题 答复

内容

周維新先生:
   你問我們坐三輪車算不算剝削的這個問題,北京工人日報有很明確的解答,茲抄錄如下,給你參考。
   「一般說來,三輪車夫以他的勞動力與三輪車結合,創造勞動服役,出賣給坐三輪車的乘客;乘客以三輪車夫的勞動服役價値相等的貨幣給付,實行等價交換;正如在正常情形下,一個小手工業者出賣其商品給消費者或替顧主加工製造,一方面支出一定量的勞動,一方面付出價值相等的貨幣,彼此交換,沒有多給或少付,也沒有剝削。目前京津的三輪車車價很低,那是因爲供給多於需要;依價格法則來說,供給多於需要的部分,車價就要降低,要在其價值以下出賣,三輪車夫收入就減少,其所以收入減少,是價格法則所起的作用,要使這種情形改變,按照價格法則就要減少供給(三輪車夫就要轉業,如政府幫助遷移三輪車夫到綏遠及東北去),使全市三輪車夫所供給的勞動,恰好是市上所需要的勞動,就能按價值出賣,就能維持一定的價格了。
   以上是就三輪車夫自己有車來說的,其拉座所得,全歸個人所有。另外有一部分三輪車夫向車主租車的,這部分人就要向車主交納車租,因此車主和三輪車夫之間有剝削但三輪車夫與乘客之間的關係,並不因此而發生變化。不過就三輪車夫說,過去國民黨時代,國民黨的一些軍政人員坐三輪車有的不給車錢,有的少給車錢,那時確有剝削關係存在。」
   (編者)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周維新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