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義將領陶峙岳發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6742
颗粒名称: 起義將領陶峙岳發言
并列题名: 廿二兵團投入生産熱潮 思想改造收到很大效果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6月21日,陶峙岳在人民政協第一届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的發言。
关键词: 陶峙岳 會議 發言

内容

(新華社北京二十二日電)起義將領、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副司令員陶峙岳二十一日在人民政協第一届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的發言全文如下: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員、各位先生:
   去年九月間,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開會的時候,駐在新疆的前國民黨部隊七萬餘人,由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英勇奮鬥,在全國範圍內基本勝利的影響下,能够有機會脫離那封建買辦法西斯專政的 國民黨反動統治,歸向人民民主政府,使得新疆和平解放。我們要感謝毛主席,要感謝中國共產黨,要感謝中國人民解放軍。我今天能够站在這裏向人民政協全國委員會報告新疆起義部隊改造和生產 情形,是覺得非常興奮的。
   新疆起義部隊奉令改編爲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二兵團,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兄弟部隊第一兵團幫助下,今年一月間已經全部改編完畢,隨即建立起政治工作制度,進行思想改造敎育。在約兩個 月的思想改造敎育過程中,揭露了從前官兵間和軍民間的一切黑暗情形:如軍官虐待士兵,尅扣剝削,貪汚成風;軍隊壓迫人民,甚至殘害姦淫諸罪行,不一而足。從此,對於政治覺悟提高了一步, 認識了從前反共反人民是極大的錯誤,內心感到很慚愧。更進而學得了民主作風,接受了羣衆紀律,使得官兵關係和軍民關係都已有極大改善。並且在這基礎上繼續進行了生產思想動員,建立了勞動 觀點,掀起了生產熱忱,從勞動生產的實際生活中來改造自己。當然,不是說這樣就算是部隊已經改造成功,還是要不斷學習,努力前進,才可以成爲名副其實的人民解放軍的。
   在毛主席軍隊生產指示下,在新疆軍區生產總佈置下,第二十二兵團和兄弟部隊第一兵團及第五軍併肩地
   到由原駐地開往指定墾區,仲春三月,冰雪未消,在荒無義人烟和渺無邊際的大原野上開始工作着:挖開冰雪,找下出黃土,搭起帳棚,安起爐灶,砍柴燒火,化雪作飲,以採伐木料,修建房屋 ,這樣兩三天內就把住地整好,無的數新村也就這樣陸續地在草原上生長起來了。接着爲了任展開大量生産,就要開渠築壩,才能增闢灌溉水源;這些艱鉅的水利工程,全疆各墾區都是要做的,並且 要爭取在春耕以前完成。舉例來說,在沙灣區的瑪納斯河千岸修建太平新盛兩渠,總長四十五公里,要起土十三南三千餘公方,並爲攔河壩,修水閘要砍運柳枝九十三萬餘斤,燒製火磚二十八萬塊。 這樣的工程,這是兩千多個戰士在一個月內爭取完成的。我們相信對於新疆軍區給予二十二兵團墾地二十萬畝,和肉、油、萊蔬各項副食都應完全自給的生產任務,是可以超額完成的。在這實際生產 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是很多的,大家都能深深的記住毛主席的指示:「有困難,有辦法,有希望」。抱着極大的信心,把所有困難都克服過了。他們能够這樣胼手胝足,廢寢忘餐的工作,就證明了思 想改造敎育已經收到了很大的效果。當然,在生産技術方面,尚多欠缺,這是要隨時檢討,隨時學習來力求改進的。
   新疆幅員遼闊,交通不便,面積計達一百七十餘萬平方公里,而人口則僅五百萬左右,這很明顯地表現着地廣人稀,就發展社會生産而言,首先是感覺勞動力的缺乏。因而形成了可耕荒地極多而 水利急待興修,各種礦藏很富而至今還沒有開發。但是,新疆爲我國最西邊陲的一省,四北方面,是與友邦蘇聯爲鄰的,就今日國防形勢言,新疆實爲我國防基地,也就是說,整個國防底分區建設, 新疆實是一個大後方而爲最重要的一環了。所以,首先應發展農牧業爲工業建設創造一個有利條件,同時開採石油、煤、鐵以及其他各種礦藏,有計劃地發展各項輕重工業準備一個豐富的物質基礎。 如果各種生產發展了,社會經濟自然會繁榮起來,這不僅對於人民生活可以提高,同時對於國防建設也就可以獲得鞏固了。新疆對於國防建設既有極端重要性,發展新疆社會經濟又有極大希望,惟有 勞動力要缺乏些。但是駐在新疆的十數萬人民的武裝力量,就正是生產勞動力的源泉,今年大部動員,原定墾地六十萬畝,實已超過,達到八十餘萬畝,於糧食生產一項,業已奠定了一個良好基礎, 到秋收後,當可得到相當數量的收穫,對於新疆軍民的糧食供應是有極大幫助的,這也證明了這支人民的武裝力量對於今後新疆的經濟建設是有極大作用的。毛主席指示:「人民解放軍既是戰鬥隊, 又是工作隊。」第廿二兵團要和兄弟部隊第一兵團及第五軍在毛主席朱總司彭令副總司令領導下共同努力奮鬥,保證完成中央給予我們的「保衛國防,建設國家」的光榮任務。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陶峙岳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