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衛會委員舒舍予發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6741
颗粒名称: 文教衛會委員舒舍予發言
并列题名: 文人工人若能打成一片 雙方進步必可突飛猛進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6月21日,作家舒舍予在人民政協第一届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的發言。
关键词: 舒舍予 會議 發言

内容

(新華社北京二十二日電)政務院文敎委員會委員,作家舒舍予(老舍)二十一日在人民政協第一届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的發言全文如下:主席、諸位委員、諸位先生:
   我回到祖國不過才有半年。這次能够列席人民政協第一届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聽到各項重要的報告,見到我們偉大的領袖及各界的名人,我深深的引為榮幸。
   回到祖國來,我的工作是一面繼續學習文藝創作,一面參加北京的各種文藝活動。因比,我理會到:當今的文藝活動是以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演為準則的。那就是說,文藝須爲工農兵大眾去服務。有了這個原則,文藝界的團結便有了原動力,因爲大家的思想旣能一致,感情便也容易融洽都願手朝着同一個方向,同一個任務、前進。全國的與各處的文聯能够相繼順利的成立便是個明證。今天,因爲文藝工作者們弄清楚了文藝的任務與目的所以那句酸溜溜的老話「文人相輕」己改爲「文人相愛」了。
   因爲團結,文藝的陣營也增多了不少的戰士。在剛差開過不多不佔久的了代北表京總市數文代的大四會分之上,一舊,劇此界外與,曲工人藝界、學的生代表、和舊劇的名票,也都有代表出席。這證明了,大家對「團結就是力量」這句名言已有了明確的認識。
   我們已經在報紙上,刋物上,戲園裏,看見了不少工人同志們所寫的詩歌、小說、與戲劇;也看見了文人們熱誠的去參加土改,下工廠。這都使我們歡喜,興奮。可是,大家若各自爲政,工人幹工人的文藝,文人幹文人的文藝,彼此之間沒有聯系,便不會有迅速的進步。反之,文人與工人若能親兄弟似的打成一片,我們相信,雙方的進步必會突飛猛進的。
   關於藝人問題和舊文藝的改革問題,首先也是一個團結問題,新社會改變了藝人們的社會地位(從被輕視變爲被重視),提高了他們的政治覺悟。有了這覺悟,他們的創造力是自然會發展的。那麽,在這時候,他們和文人們若能團結起来,各盡所長的共同去搞舊文藝的改革,那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把改革工作做得美滿。改革舊文藝,推陳出新,是當前的一件極重要的工作。可是,沒有團體便沒法動手,沒法成為一種普遍的運動。
   當然,在這大家團結的原則下,我們還有些不是我們自己所能克服的困難,像文人們如何與廣大的靑年們更密切的聯系?如何大量的到工廠、農村、與部隊裏去?如何經常的與藝人們交換知識與確切的合作等等。這裏包含着經濟、時間、工作的分配、交通的便利、人事的調動,種種問題。我糙糙的提出這一些問題,希望一切關心文化普及問題的人士,加以注意,予以指導與援助,好敎文化普及的工作迅速而確切的展開。我們已經,也還繼續着進行,團結,我們盼望社會上給我們更多的鼓勵,使團結由開花而結成肥碩的果實。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舒舍予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