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信任人民幣溪口不用米交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5524
颗粒名称: 農民信任人民幣溪口不用米交易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6月,奉化溪口鎭的人民,開始認識人民幣和僞法幣有基本上的不同,因此市場上的交換也開始以人民幣來計算了。
关键词: 奉化溪口鎭 人民 人民幣

内容

(本報溪口訊)奉化溪口鎭的人民,也像其他各地人民一樣吃過蔣匪幫通貨膨脹的虧,普遍產生了「重物輕幣」心理。因此市場上貨物交易都以米掉換,很是麻煩。
   二月份以來全國物價普遍穩定,活生生的事實敎育了羣衆,人民開始認識人民幣和僞法幣有基本上的不同,因此市場上的交換也開始以人民幣來計算了,在小菜場裏,小販蔣祥林及許多主婦都異口同聲說:「賣(買)東西用米,眞討厭,不比用鈔票來得便當,只要相信人民政府,終歸勿吃虧」。商人們也紛紛說:「現在物價穩定了,人民幣是最靠得住的貨幣!」人民幣的信譽在溪口人民的心中已日益增高了,其流通的範圍已逐漸擴展至山區。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