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市稅務局改進工作稅收逐月激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4493
颗粒名称: 京市稅務局改進工作稅收逐月激增
并列题名: 東北稅務機關掌握稅源决定積極撲滅漏稅現象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0年3月、4月北京市稅務局的工作,經過整頓以來,已經大有改進。
关键词: 北京市 稅務 財政經濟

内容

(新華社北京三十日電)北京市稅務局的工作,經過三、四月份整頓以來,已經大有改進。以行商稅的徵收爲例,過去每日收入僅在五百萬元至一千萬元之間,現在由於外勤工作加强,隨着大批逃稅案件的連續破□,每日行商稅收入最高時超過三千萬元,一般亦在二千萬元左右。全市總收入,除營業稅未計外,一月份爲三百六十萬斤大米,二月份為四百萬斤大米,三月份為五百萬斤大米,至四月份即增加為七百九十四萬斤大米。五月上半個月的稅收,已超過全月任務將近大米一萬斤。該局在今年三月下旬,曾檢查了所屬各分局、各稅所的工作,並召集各分局負責人開會,結合學習「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關於統一國家財政經濟工作的决定」等文件,開展了批評和自我批評,批判了有些分局的領導幹部對於稅收工作放任自流的官僚主義作風,以及稅收工作人員中普遍存在着的「仁政」觀點與輕視稅收工作的思想。同時並糾正内外勤倒置現象,加强外勤工作,將内外勤人員配備的比例從過去的外二內三改為内二外三,並决定以後逐漸做到外二内一,外勤須由得力幹部充任,內勤亦須有定量定額的工作。繼之各分局又於四月間分別召開幹部會議,展開批評與自我批評,檢討業務,改進工作。經過整頓後,各分局和稅所的工作人員都發揮了工作積極性,工作方法也有了改進,幹部的信心都提高了一步。因而稅收數字即逐月顯著增加。
   (新華社瀋陽三十日電)東北稅收工作過去雖曾有了很大的成績但由於各大城市的稅務機關對稅源掌握得還不够,偸稅漏稅的現象仍很嚴重。同時,由於對工商業者的全盤眞實情况了解不够,中小城市與大城市之間工商業的稅收負担也發生了畸重畸輕的現象,大城市的稅收遠較中小城市爲輕。
   據全東北各稅局統計,去年全年共查獲偸漏間接稅案件三萬三千七百七十五起,共計罰款七百三十六億元(東北幣,下同)。未經查出的當然還是很多的。目前各省、市所查出的假賬,一般皆佔全工業戶數的百分之六十以上,隱瞞數字最高的竟達二十倍,最低的亦在一倍左右。哈爾濱市集體商場在實行發貨票制以前的半個月營業額為二十七億元,實行發貨票制後,貨物售出由專人統一收款,並派員監督,營業額即增至四十九億元。這一事實證明在未實行管理前,該商場商人即隱瞞了全部營業額的百分之四十七弱。
   大城市與中小城市的負担不平衡現象是存在的。以瀋陽市與訥河縣為例,瀋陽工商業有二萬九千三百四十戶,工商所得稅為一千八百三十二億元,每戶平均六百二十四萬元。訥河縣工商業爲一千一百七十戶,稅收七十五億元,每戶平均六百四十一萬元。每戶負担額瀋陽市低於訥河十七萬元,但訥河商人並不認為稅重。
   上述缺點,已引起東北稅務當局的注意,四月底五月初召開的東北區首屆稅務模範工作者大會上,曾總結了各地工作經驗,並交流新的工作方法。會議指出:根據稅收工作的性質及目前稅收工作情况,必須加强對納稅商戶的管理與稽查,建立專區專責制辦法,由於工商戶逃稅的偸漏方法較以前更為狡猾,突破假賬的鬥爭日見複雜化。會上一致認為:今後應健全稅局內部組織,並建立緝私網密報員網,發動工人、店員參加這一羣眾性的緝私運動,以配合納稅管理稽查工作,開拓稅源增加收入。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北京市稅務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