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是否可以和平並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3265
颗粒名称: 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是否可以和平並存?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5月17日,当代报刊登了关于是否可以和平並存的文章。
关键词: 和平 制度 世界

内容

編者先生:
   莫洛托夫先生曾說過:「社會主義社會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可以和平並存」:居里博士也是這樣說。我有很多朋友,他們都相信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是在不斷地鬥爭着的,絕對不可能和平並存,莫氏的話不過是「和平攻勢」而已。我對這當然不同意,可是又沒有充份理由說服他們。現請敎先生,請解答。讀者胡風先生:
   「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可以和平並存。」這句話是對的,是符合全世界人民的要求的,因為站在社會主義的立場,是需要和平建設,不願意也不需要戰爭的,這正和全世界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需要過和平生活,不願意也不需要戰爭一樣。你的朋友認爲莫氏說這句話,是一種「和平攻勢」,是不正確的,因為所謂「和平攻勢」,就是意味着對和平沒有誠意。現在相信任何一個頭腦稍爲清醒的人,都不會懷疑社會主義的蘇聯對世界和平的誠意的。
   關於這兩個制度可以和平並存能够和平合作的話,幷不祗莫托洛夫說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斯大林也曾三番四次地說過的,如一九四六年九月二十四日對倫敦星期泰晤士報記者書面問題的答覆,同年十月二十八日答覆合眾社社長的詢問書,又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與羅斯福公子伊里奧的談話,以及一九四七年四月九日與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史塔生的談話,斯大林都指出這兩個制度和平合作的可能性是存在着的。在一九四八年五月十七日答覆華萊士的信中,斯大林也重申:「蘇聯政府認爲,儘管經濟制度和思想方面有着差異(指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編者按),而這些制度的同時幷存以及蘇聯和美國之間的岐見的和平解决,不僅是可能的,並且爲着普遍和平的利益,乃是絕對必需的。」
   蘇聯維護世界的特久和平,不但在口頭上是這樣說,而且在實際行動上也是這樣做的,這從它的和平的外交政策,它的參加聯合國,幷為保衛聯合國的和平民主原則而鬥爭,以後主張禁絶原子彈的使用………等等,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證明。
   固然,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誰都知道,這是兩種本質上完全不同的社會制度,前者是爲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服務的,後者是爲資產階級服務的。正由於這兩種制度本質上完全相反,所以就發生矛盾和鬥爭。但我們能不能因爲這兩種制度有了矛盾和鬥爭就斷定它們不可以和平並存呢?顯然是不能的。因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蘇英美的團結合作,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這證明了這兩種制度的和平並存和合作,并不是不可能的,既然這兩種制度在戰時可以合作,爲什麽在戰後不可以合作呢?相信你也知道聯合國這個機構吧它就是一個和平的機構它是為了維持這兩個制度的和平並存和合作,以及維護世界的持久和平而設的。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的否决權,也就是要保證兩個制度的和平合作,它不單使蘇聯保證社會主義國家和新民主國家的利益不受侵害,同時也使美國和英國保證資本主義國家的利益不受侵害「(見梁純夫著:「聯合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英美等同盟國早已有了一個共同的要求:兩個制度合作從事戰後和平建設,幷組織一個國際機構來維持世界和平。關於這一點,在一九四三年十二月發表的「德黑蘭宣言」中,中,已經有着明白的表「我們表示我們的决必:我們的國家(指同盟——編者按)在戰爭方面,以及在隨後的和平方面、都將共同合作。」「我們確信,我們的和協必將使和平成爲一種永久的和平,………我們將力求所有大小國家的合作和積極參加,:……我們一定歡迎他們,聽他們抉擇,到一個全世界民主國家的大家庭里來。』這不單是德黑蘭會議的精神,同時是聯合國的精神。
   梁純夫先生在「聯合國」一書中指出:「:……聯合國的組織是從戰時各國合作戰勝法西斯戰爭製造者的實際體驗中發展出來,它因此是適應世界人民和平、民主、團結的現實要求,而有鞏固的基礎的。在另一方面,它的組織是如此嚴密,範圍如此廣泛,包括人類社會一切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上的活動,同時照顧到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不同利益,假如世界各國,特别是擁有强大生産力政治影響的大國,能够接受歷史的敎訓,順應人民和平民主的要求,相與推誠合作,共爲世界繁榮與人類幸福而努力,則任何爭端與衝突,都可以通過聯合國的各種機構而獲得合理解决的。」這就是這兩個制度可以和平共存的根據。(未完)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