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海南我軍克服酷熱氣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3197
颗粒名称: 解放海南我軍克服酷熱氣候
分类号: E289.55
摘要: 1950年05月進軍海南島的人民解放軍,克服了酷熱的氣候的困難,不停息地追擊殘匪,迅速解放了海南島。
关键词: 解放軍 海南島 殘匪

内容

(新華社海口十六日電)進軍海南島的人民解放軍,克服了酷熱的氣候的困難,不停息地追擊殘匪,迅速解放了海南島。大部生長在北方的戰士們,雖然很不習慣於海南島的酷熱的氣候,但並沒有絲毫影響他們迅速消滅敵人的决心。指戰員們在烈日下行軍作戰,全身像火燒一樣,皮膚晒得發紫。從全身湧出來的汗水,浸透了衣服,連背包也浸溼了。通過河沙地時,由地上蒸發出來的潮氣,使人感到窒息頭暈。從四月二十一日到二十三日整整兩天兩夜的連續奔襲中,部隊只喝了一頓米湯和一頓紅薯粥,有時連水都喝不上。某部砲兵連的馱砲牲口沒有運過海來,戰士們就自己抬着重一百多斤的砲身和幾十斤重的砲彈前進。每個人的肩膀上都磨起了水泡和血塊。有的人在烈日下昏倒了,一睜開眼又爬起來繼續前進。在瓊北經過了這樣八天七夜進軍作戰的指戰員們,一點也沒有休息就因瓊北殘匪急速向島南潰逃,又奉到命令在三天內趕到万寗堵擊潰匪。爲了勝利,指戰員們不怕疲勞,又連續急行軍三十小時,挺進二百一十里,一舉解放了萬寗。從島西北的臨高角到進入島東南的萬寗,只用了短短十天的時間。
   (新華社海口十六日電)解放海南島戰役中,人民解放軍在追擊殘匪時,沿途得到各地人民熱烈的支援。各地人民自動搶修橋樑、公路,使大軍能迅速前進追殲敵人。萬寗以東北坡市的二十多個靑年,冒着敵人火力,奮勇跳入水深及腰的河流中,搶修被敵人破壞的木橋。萬寗縣後塘村的東山橋爲敵人破壞後,該村共產黨員七人與村民七人,立刻跑步前往搶修,半小時後解放軍便順利地通過該橋,追擊前進。各縣人民都預先準備好了柴、米支援渡海大軍。部隊經過瓊山縣龍發市時,居民敲鑼打鼓,將準備好的柴、米送來。萬寗縣人民在解放後的七日內,送粮達十四萬斤,並出動民工一千五百餘人,隨軍担任戰地勤務工作。各地人民還自動幫助解放軍四出捕捉散匪,打掃戰場,收拾敵人遺棄在山野的武器、彈藥,僅萬寗縣橫山村大石嶺一帶居民,即捕獲潰匪團長以下二百十五名。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人民解放軍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海南島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