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濟失業工人弟兄在業工人踴躍捐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2653
颗粒名称: 救濟失業工人弟兄在業工人踴躍捐獻
并列题名: 已收到米千餘斤款五千餘萬救濟皖災續有捐款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杭州市各公私營工廠、企業在業工友及各機關工作人員、學校敎職員,紛紛響應號召,展開了獻金獻物捐助運動。
关键词: 杭州市 失業工人 救濟委員會

内容

(本報訊)杭市總工會自成立失業工人救濟委員會以來,各公私營工廠、企業在業工友及各機關工作人員、學校敎職員,都紛紛響應號召,展開了獻金獻物捐助運動,並進行一日義務勞動,捐獻一日所得工資來大力支援失業工人弟兄,連日到救濟委員會、人民銀行繳款的都很踴躍,到八日止,據統計共已收到人民幣五千一百四十一萬四千九百零二元,及白米一千一百四十八斤,在捐獻運動中,工人們表現高度友愛精神,像百貨業工會齊安百貨號小組俞志新,家庭極貧苦,在店中當學徒只有五萬元一個月的月規,而他自動首先捐出了半個月月規二萬五千元;鋸板工會信昌板廠工人已停廠兩月,老闆拖欠工資三月未發,最近連伙食都很困難,但該廠工人的每人自動捐獻一千元至二千五百元;浴業工人是沒有薪水的,平日全靠小賬生活,但對救濟失業工人仍很熱心,明湖池全體工友節省捐獻二天菜金八萬三千二百元,像這些例子很多,現在廣泛的捐獻運動仍繼續展開中。
   (本報訊)杭市珠寶巷輔導區所屬珠寶巷、大同等十八個公私小學校師生,爲響應救濟皖南、皖北災民運勋,經各校發起了一兩米運動□現已完成任務,共計捐獻了大米四百餘斤,及現金人民幣二十六萬多元,並於昨日下午三時許,組織了二十人的腰鼓隊,由三十個小朋友用蔴袋、布袋、籃子、裝了米及人民幣挑着、背着,打着「小學師生愛人民,捐獻糧米款救災」的紅旗,從珠寶巷出發,經官巷口、中山中路、淸泰街一路敲着鑼,打着腰鼓、唱着歌,送到民權路民政廳去,一路上行人莫不感動。
   (又訊)時代出版社門市部職員五人,昨天下午送到本報轉解救濟皖災捐款十三萬元,並致慰問之意,業由本報於昨晚送往救災團滙赴災區賑濟。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俞志新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杭州市總工會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