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的寗波物價比三月跌二成左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2491
颗粒名称: 四月份的寗波物價比三月跌二成左右
并列题名: 人行存款增一倍以上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0年寗波市四月份物價與三月底比較,均普遍下跌。
关键词: 寗波市 物價 下跌

内容

(本報寗波訊)本市四月份物價與三月底比較,均普遍下跌。計中細干米低百分之十三·七。麵粉低百分之十八。七,生油低百分之廿九,卄支紗低百分之廿二。在月內商品市場價格日趨疲落,交易量日趨稀少。如米市場內的食米成交數,計:四月上旬七一石□四月中旬廿三石,四月下旬廿四石,全月共計一百十八石,每日平均成交數不及四石。這主要是由於本市物價的畸形高漲,超過滬杭兩地甚巨,食米一項三月份內甬市價高超滬杭價。在四月內已低於上海米價,而同時亦已接近杭州的米價。許多市民因此都向中粮公司寗波分公司所委託的零售店去買平價供應的米了。
   棉紗布市場,因月來物價穩定,市民爲保持幣值而購儲物資的心理□根本上起了轉變,而過去零星的囤積者又不斷出籠,雖在月底以花、粮比價調整,紗價一度報高至十一萬五千元(二十支紅豹紗每包),迨月底散戶供售較多,而又回軟至九萬四千元。
   日用品市况,在月內因實銷淸淡,以及起領導作用的食米市價始終平疲,因而日趨下挫,有時市場的價格更低於國營專業公司牌價。
   折實存款單位牌價下降幅度甚大,三月底每單位價爲六四二八元至四月底下跌至五四三七元,已與杭州的單位價相接近,(三月份中本市物價畸形高漲超過滬杭二地的單位價甚大)
   同時因物價普遍平穩,人民重貨輕幣的心理起了重大轉變,貨幣儲蓄存款雖在人行存款利率調整減低下而仍繼續的增加,據本市人民銀行統計四月份的貨幣存款比三月份增加百分之一百十七,而相反的,私營行莊的存款,截至四月中旬止比三月份減少了百分之五十左右。(迪)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寗波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