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溪口一片光明溪口電燈公司工人改用木炭發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2395
颗粒名称: 今日溪口一片光明溪口電燈公司工人改用木炭發電
并列题名: 旣克服柴油來源的困難又解决山民木炭的銷路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0年5月奉化溪口鎭溪口電燈公司,爲克服困難,打破封鎖,增加發電容量,減低電費成本,改用木炭發電。
关键词: 奉化 電燈公司 木炭發電

内容

(本報奉化訊)爲克服困難,打破封鎖,增加發電容量,減低電費成本,奉化溪口鎭溪口電燈公司,經全體工人一個餘月集體研究改用木炭發電,解决了燃料油困難,延長發電時間,獲得顯著成績。因爲木炭係奉西山區的主要出產,奉西山民每年秋冬季節開窰砍柴、燒炭因地制宜,木炭實為一質良價廉的燃料,供應來源不愁缺乏。而山區的木炭,也可打通了銷路,不怕再會因滯銷而引起山民的生活困難了。一舉兩得,只有工人階級才想得出這好辦法。
   奉化溪口電燈公司的發電,向來是用柴油的,每天平均需要柴油九聽(加侖),由於美蔣封鎖,柴油來源缺乏,成爲該公司一個嚴重的困難,並影響發電成本,收支不得平衡。三月份,公司當局大力發展業務,增加發電負荷,開闢綫路,輸電供應畸山下一帶,雖然做到了電力增產,但是由於赤字仍難免除,三月份還是虧蝕了四百多萬元。該公司全體工人,雖然做到了反浪費來「開源節流」,「精打細算」,但是一致認識到克服這個「柴油一的燃料困難更爲重要,終於大家想出了辦法,决定改裝木炭發電。經半月來改裝研究克服了技術上的困難,於四月中旬初步試驗成功。繼初步試驗後,大家又動腦筋求其精益又精。木炭發電中,因煤氣輸入不勻和不純粹等問題,致「車速」時常有快慢,影響了電燈的放光時明時暗,經過大家的深入研究,替裝了一隻容量較大的過濾器,使煤氣有調劑餘地,情形顯然轉變,供電效能與柴油爐相差無幾。現在據估計每天需用木炭三百斤左右,成本與燃燒柴油時比較每天大約要節約了十六萬元,按照一個月計算,可以有信心地彌補虧本了。
   這些數字是說明全體工人團結全力克服困難的勞績。迎接紅五月,在牆報上工友們都寫上了寶貴的生產意見有位鍋爐間工人簡單地寫着說:「改裝木炭發電迎接紅五月,是最光榮的禮物。」爲了好好的保護豐碩的勞動果實,一位抄表工人在牆報上說:「以後要積極克服輸電損失,保證光度正常,把生產提得更高。」
   (迪)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奉化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