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的茶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2017
颗粒名称: 一年來的茶業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0年5月3日当代报讲述了杭州市解放后一年來的茶業發展。
关键词: 杭州市 茶業 经济

内容

杭州解放初期,正值茶芽怒發之際。那時產茶區遍受反動殘匪蹂躪,茶葉生產無形停頓,本市茶葉來源,亦告中輟。縱有到埠,亦是以前之囤貨,爲數又稀。對茶廠茶行業務影響至鉅。可是,本業同人始終勉力維持中。從初夏以後,江南治安穩定,茶區農民開始採製,專家孫曉村、吳覺農二先生,使對我業前途更抱樂觀。訪問代表於十一月間返杭,本業同人,曾與二代表作多次研討,俱深信茶葉業在人民政府輔導下,定有燦爛光輝前途的。
   回溯茶業數百年以來,由發展而興盛,由興盛而衰落,其中原因不僅由於製作技術有缺茶葉陸續來埠。惟各地交通未暢,致銷路呆滯。政府爲救濟茶農,扶助工商界,特由土產公司大量收購,一般茶農直接受惠,茶厰茶行亦因趨活茶漆業公會理事長點,而且過去在反動政權下,受僞幣貶值及官僚資本之壟斷與封建者的剝削,使得眞正在茶業界合情合理經營者受到嚴重打擊,經年在壓迫下呻躍,業務日有開展。在人民政府的輔導之之漸下,准本市工商聯邀約,派員赴東北、華北訪問,向老解放區觀摩學習。本業同人欣然接受此項約定,除選派二人前往參加訪問外,同時將各種各類茶葉共數百担,分裝箱簍北運,作爲宣傳與推廣之用,博得不少北方顧客及同業之讚語。其時,本業代表曾在京謁見茶葉吟着。現在已獲解放,一切情形俱成相反,從此可漸漸走上康坦大道,我們應該勉勵自己,充實本身。首先注意生產工作,直接間接協助茶農,使茶農在有利條件下,增加生産。其次應注意製造技術,儘量運用機器,使成品統一,品質光潔乾淨,俾能打開外銷。其中尤須注意生產成本減低,而能達到價廉物美。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章特英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