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價為什麽這樣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0773
颗粒名称: 鹽價為什麽這樣貴
分类号: F129.71
摘要: 1950年4月18日,当代日报刊登的毛浩水提出的鹽價為什麽這樣貴这一问题以及浙江省鹽務管理局做出的详细解答。
关键词: 毛浩水 鹽價 浙江省鹽務管理局

内容

編者先生:
   閱貴報某日刋載鹽價,浙江爲大米八十斤。現値蘿蔔芥菜醃製之時,鄉人紛紛向鹽倉配鹽,其價仍爲人民幣二萬一千七百元,估計食米一百五十斤之多,嚇得他們閉不攏嘴,情愿將家内之芥菜丟入河内。無鹽醃製者,無不憂愁,影響人民春季生活,妨礙整個生產,請問米價照何處計算?倉內食鹽堆積如山,人民爲鹽終日焦憂。以上種種,請鹽務局答覆。
   頭蓬鎭毛浩水謹上毛浩水君:
   詢問鹽價爲什麽這樣貴的問題,茲答覆如下:
   由於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及蔣匪殘酷的掠奪,及長期戰爭創傷,經濟衰落,固然我們在大陸上消滅了敵人,獲得偉大的勝利,人民建立了自己的政府;但戰爭尚未最後結束,經濟上恢復與發展尚有待於全國人民的努力,因此今天人民政府在財政上,一方面必須支援戰爭與建設,另一方面又不願使人民受通貨膨脹的痛苦,不依靠發行鈔票來解决財政問題,根據了共同綱領稅收政策的規定,在照顧生產的恢復與發展的條件下,增加稅收,充裕國庫,爭取收支平衡,因此在今年一月間,增加了鹽稅。鹽價的提高,則是由於鹽稅提高之故,但目前鹽稅的稅率(每百斤十三萬五千元),比較抗戰以前為低。抗戰以前,每担鹽稅折米一百二三十斤,目前祗及一百斤。鹽固然是人人必需的食品,但用量不多,負担面廣,人民負担有限,而於克服財政困難則關係甚大,所以這是符合人民長遠利益的正確措施,也是必要的措施(並參照省鹽務局在三月二十五日浙江日報社會服務之答覆讀者)。浙江省鹽務管理局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浩水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