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關於財政狀况和糧食狀况的報告(續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0564
颗粒名称: 陳雲關於財政狀况和糧食狀况的報告(續昨)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0年4月16日,当代日报登载了陳雲關於財政狀况和糧食狀况的報告(續昨)详细内容。
关键词: 陳雲 財政狀况 糧食狀况

内容

我要向此次政府委員會議報吿的第二個問題,是關於去年的災情,今年的全國粮食準備工作和救災的工作。去年許多地區發生的災情是重大的。災情之所以重大,根本上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戰爭和美帝國主義所支持的國民黨反動派反革命戰爭長期破壞結果,是帝國主義國民黨反動統治對生產和水利長期破壞的結果。但從全國說來,去年的整個收成還不算壞。去年的災害,除極小部分是旱災外,都是水災。華東的皖北、蘇北、山東,華北的河北,平原共五個省區的不少地方,受災很重。華中、西南、東北、西北各省的個別地方,也有些災情,但一般是平年收成。有些省在平年以上,有些省略低於平年,但也接近平年。即在災重的各省區,並非全部都有災情。災區中又有重災、輕災之分。但應該說,去年的災情是很重的。合計全國被災程度不同的農田一萬萬二千一百五十六萬畝,受災輕重不同的災民共約四千萬人。其中集中的大塊的重災區,共佔二千八百餘萬畝,最需要救濟的重災民約有七百萬人。中央人民政府和各級地方人民政府自去冬以來,正用各種方法救濟災民,幇助災民克服困難。現在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由於去年遭災,今年全國的粮食供應是否不足?會不會發生大困難?另一個是災民能否渡過今年的春荒?
   關於今年全國粮食供應問題。去年是災情很重的一年,但如果拿過去全國大水災的一九三一年的情况來比較,則去年的災情還是較輕的。根據僞國民政府救濟水災委員會在一九三二年的報告:一九三一年八個省的受災農田一萬萬五千七百八十五萬畝,計:江蘇四、一七八萬畝,安徽三、二八二萬畝,湖北一、七二八萬畝、湖南一、〇七九萬畝,河南二、九三〇萬畝,山東一、七一六萬畝,江西五四七萬畝,浙江三二五萬畝,共計災民五千二百七十一萬人。這就是說,一九四九年的災田比一九三一年的災田少三、六二九萬畝,災民少一千二百餘萬人。也就是說,這個未受災的三、六二九萬畝農田上,比一九三一年不同,一九四九年有了收穫。計算這個收穫量時,要估計到戰後平均產量比戰前的一九三一年為低,但每畝田的平均產量總不會少過二百市斤,這樣,就災田減少這點来說,比一九三一年多收了七十二億斤,即多收了三百六十萬噸。
   再來看看一九三一年那次水災之後的粮食供應,並把今年中央人民政府在這方面的準備工作,作個比較。一九三一年大水災的次年,即一九三二年,粮食進口,包括東北進關在内,共二二四萬噸。經過這個進口數字的粮食調節之後,不但渡過了災荒,而且在許多省份發生了穀賤傷農的現象。這個進口糧食數字應該作爲去年水災之後計算今年粮食供應的一種重要的參攷材料。我們今年的粮食準備是:東北入關一〇三萬噸,四川運出二十萬噸,由於浙贛、粤漢兩鉄路現已通車,其沿途的若干地區,在一九三二年時因鉄路未通運不出,現在則可運出的,約有三十萬噸。如有必要,東北進關粮食還可增加。同時,我們也準備在必要時,購進若干外國粮食。即拿前述三項計算,我們比一九三二年進口粮食數字已經相差不遠。如東北增加入關粮食,外粮進口又不受阻撓,則相差更少。這是粮食準備方面的比較。如果計算到去年災田比一九三一年少三。六二九萬畝,民間曾多收穫三百六十二萬噸,則今年糧食供應將不會較一九三二年爲差。
   應該估計到十二年戰爭之後,全國農田產量降低了,今年比一九三二年時,民間粮食的存底也薄了。但又要估計到一項事實,即是由於十二年來的通貨膨脹,城市人民爲了減少貨幣跌價的損失,大多購存了一定數量的粮食。就粮食的消費說,因爲長期戰爭造成的貧困,人民的吃粮量是有彈性的,在粮貴的情况下,一般是吃得粗一點,吃得稀一點。
   爲了保證全國的民食,政府方面正在進行糧食調運。一方面由交通不便但有餘粮的地區用各種方法運出相當數量的公糧到交通綫上。另一方面,又從去年收成較□歷來又有餘糧出境的省區,在不超過歷年出境粮食的限度內,運出若干公粮救濟災區和大城市。
   調運費用是很大的,許多地方運費超過了粮價,平均計算,運費等於粮價。但是運費雖大,災民和農村的剩餘勞動力取得了運費。這樣的調運,對全國有必要,對餘粮區的農民也有利。如果餘糧區內的國家公粮不運到災區和大城市;而就地與農民競賣,則粮價將大跌,造成穀賤傷農的情况。另一方面,大城市如果粮食不足,必使工業品成本提高,其結果不僅大城市人民發生困難,餘粮區的農民也必然受到糧食賤、工業品貴的痛苦。政府調運粮食的目的是把偏僻地區的餘粮調到可以機動的交通綫上,既可以進,又可以退,只有這樣的調度和部署,才能供應全國的粮食需要。
   像上海、天津、廣州這樣的沿海大城市,曾經長期依賴外國進口粮食,今年則將由國內粮食的供應。許多人,因爲海口被封,担心大城市發生粮食恐慌。我們認爲,除因內地交通十分不便而暫時又被外面封鎖的個別海口城市,今年可能感到一時的糧食困難外,所有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武漢、南京等大城市及各省城市均將得到必需的糧食供應。今年單是國家的公粮,包括(漏一字)徵之後的公粮在內,需要在市場上出售的數量,除東北外,就有九十億斤,即四百五十萬噸。全國大小城鎭的人口,不超過九千萬,此四百五十萬噸,即可供應三分之一以上城鎭人口全年食粮。國家以如此大量的粮食供應城市,這在中國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關於救濟災民問題。東北的遼西、熱河兩省災田一千二百萬畝,災民二百六十萬人,東北人民政府正在救濟。今年中央人民政府以各種方法用於救濟關内災民的粮食數量如下:救濟粮三四、〇四〇萬斤,水利工賑粮三四、五六四萬斤,農貸糧九、四八〇萬斤,合作投資粮二一、〇〇〇萬斤,災民運輸的運價粮二〇、〇〇〇萬斤,收買災民土布粮二一、六三五萬斤,借給農民粗粮待麥收後歸還者一四、五〇〇萬斤,地方救濟粮一六、〇〇〇萬斤,以上八項,共計十五億三千二百餘萬斤,即七十六萬六千噸。如有必要,還可酌量增加。我們再看中國經濟年鑑所載,當時僞國民政府救濟水災委員會的報告,用在一九三二年的救濟粮共有多少?計:救濟粮三二、〇四〇萬斤,工賑粮六〇、〇〇〇萬斤,農貸種子等一〇、〇〇〇萬斤,共計十億二千零四十萬斤,即五十一萬零二百噸。根據同一材料所載,其中至少有三億斤,即十五萬噸,並未運到災區。根據上述的材料,今年災民比一九三二年少一千二百餘萬人,用於救濟的粮食則多了二十五萬五千八百噸,並將全部運到災區。如果國民黨反動統治時期,對救災方面還有貪污中飽,那末人民政府對救災人員是絕不允許貪污的。
   我們救濟災民的方法,是組織災民生產自救,政府的救濟粮食用在協助災民進行各種生產上面,而不是只管發放、不管生產的單純救濟辦法。只要工作做得好,只要繼續努力,是完全可以協助災民戰勝春荒的。
   災民生活是很苦的,一般人民的生活也很艱難,這是百餘年來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和國民黨長期反動統治的結果。正因爲如此,全國人民决心在戰勝日本帝國主義之後,迅速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人民自己的政府。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中央以及各級人民政府的成立,已爲改造國家經濟創立了前提。全國人民是懂得這一點的,全國人民正和政府站在一起,同心協力,消滅殘敵,恢復經濟,戰勝困難。
   帝國主義者正在幸災樂禍,流亡在海島上的一小羣反動分子也在夢想大陸上發生什麽粮食危機。讓他們去做夢吧,東北、華北、及河南省、山東省(除膠東區)的報告,已經普降春雨,麥收已經有望,全國農民正在進入春耕。那些幸災樂禍,希望我們發生粮食危機的人們,是註定了要失望的。和他們的預料相反,我們將不但要戰勝災荒,而且在我們面前出現的,將是多年來未有過的粮價平穩。(完)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