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殖民地的「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29590
颗粒名称: 半殖民地的「半」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4月5日,杭州市当代日报发表關於半殖民地的「半」的問答。
关键词: 半殖民地 半封建 中國

内容

問:一、中國社會經濟機構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質,可是大多數的文件及書籍,對於這『半』字的解釋,不是太抽象,便是不澈底,希望能賜給明確的解說。二、『半封建』是否仍屬於『封建』的範疇裏,假使是的話,何必要加上一個『半』字,未聞有人用『半資本主義』的字眼。三、半封建的『半』字,是指述『量」呢?抑或是『質』?
   答:一般說解放以前中國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是因爲當時的社會,同時具有這二者的性質。自周秦以來,中國就是一個封建社會,其經濟特點是:(一)小農耕作制度,(二)農民被束縛於土地上,(三)封建主對農民作超經濟的剝削。但自鴉片戰爭以後,外國資本主義侵入中國,中國社會又逐漸生長了資本主義因素,由於中國的民族資本剛萌芽,不是國外帝國主義資本的敵手,於是多形成了買辦資本,逐漸變成了半殖民地的社會(所謂半;是因爲經濟命脈操在外人手裏,但名義上還是不由外人統治,)而買辦資本,地主資本及由此二者所產生的官僚資本又多是互相勾結,或三位一體的。這樣的社會,便同時具有封建社會與殖民地社會的經濟形態。這個『半』字是指它的『質』方面而言,不是指它的『量』而言,因爲我們是不能够很機械的指出,封建社會的經濟和殖民地的經濟剛剛是平秋色,不多也不少的。『半封建』當然仍然屬於『封建』的範疇,但却並非完全相等於封建社會,因爲『封建地主的經濟權,已經要讓一份給帝國主義和資本家和買辦階級了,而受剝削的階級除了農人外,也產生了『工礦勞動者』的工人階級了。要了解一個社會的本質,是不能很機械的認定A就是A,不能同時是B的,因爲社會進展的過程,要有一段長時間,不能明確的說,在某年某月某日以前,中國是一個什麽社會,而之後就是另一個社會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進展也是如此的,有前資本主義社會,有自由競爭時代的資本主義社會,有獨佔性的資本主義社會,雖然沒有人用過『半資本主義』的名詞,但資本主義社會也是有各個不同的階段的。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