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乃器著文號召用自己的簿記原理記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24218
颗粒名称: 章乃器著文號召用自己的簿記原理記帳
分类号: G210
摘要: 中國的簿記需要改良的是帳簿組織,而不是簿記原理,帳簿組織是需要接受外國的新辦法加以提高的。只須把帳簿組織改良,用收付方法記帳只有比複式簿記使利。
关键词: 中國 複式 簿記

内容

近二十年來,中國存在着一件很矛盾的事情:直到現在依然存在着。行政機關、企業機關、學術機關和社會團體,多數要求採用複式簿記,然而它們的主管人員却大多數不懂得複式簿記,同時,許多機關團體也不容易找到稱職的辦理複式簿記的幹部。
   有一位主管人員對我說:他不懂得複式簿記,而又不能不採用複式簿記;看帳表大多數是莫名其妙的蓋圖章,一切只好憑會計人員的良心。這話可能代表着多數主管人員的心理。當然,經過了一些時候,計算表(各科目餘額表),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是學會看了;帳目處理的原理和法則却往往還是不懂。開支帳是必須注意的,同時也是易於懂得的。
   這一件矛盾的事情,內裏包含着一段「洋八股」的故事。毛主席告訴我們,要「尊重自己的歷史,决不割斷歷史」,「給歷史以一定的科學地位」;同時對於「一切外國的東西,………必須……排洩其糟粕,吸收其精華………决不能生吞活剝的毫無批評的吸收。」應用這一段話,就可以打倒簿記當中的洋八股,很合理的解决上述的矛盾。我們已經記了幾千年的帳,歷史上當然有我們自己記帳的辦法,這辦法而且依然存在於廣大的人民中間。用科學的方法把它分析一下,就可以給它以一定的科學地位,從這一個地位出發,我們就可以大量的吸收外國的精華,把原有的和外國的綜合起來,提高一步,變成了屬於我們自己的新的東西。
   運用這一套新的,屬於我們自己的記帳方法,決然可以適應新的複雜的經濟情况,而决不會使數人看了不懂,同時,找會計幹部的困難,至少可以減輕。「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尊重自己的歷史,多向民間找辦法,的確是解决困難的最有效的途徑。
   我們應該使用自己原有的簿記原理記帳,因爲它是「民族的、科學的、大衆的」。
   中國的簿記需要改良的是帳簿組織,而不是簿記原理,帳簿組織是需要接受外國的新辦法加以提高的。只須把帳簿組織改良,用收付方法記帳只有比複式簿記使利。
   民族的形式收付記帳法
   我們說收付記帳法是民族的,因爲中國自從古老的「四柱淸冊」開始,一直到山西的票號,以至目下大多數的工商業、家庭和個人,都是用收付方法記帳的。在我們中國人的心目中,一向只知道一種以貨幣爲本位,以自己的機構爲主體的收付記帳法。那種賦與各個科目以人格,各自爲主體,分列「借」「貸」兩方的所謂複式簿記,對我們中國人根本上是生疏的。
   我們說收付記帳法是大眾的,因爲一直到现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商業者依然用收付方法記帳;幾乎全數的家庭和個人都用收付方法記帳。卽使是沒有學過會計的,我們都可以很容易的敎他用收付方法記帳。即使是一個文盲,同他講收付關係都能了解。借貸記帳法却只有學過新式會計學的人才會懂得,甚至許多以借貸方法記帳的人,依然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和一般人講借貸關係,當然更不會了解。
   顯然的,我們過去貿然的採用複式簿記原理,正是「全盤西化」的錯誤。這種錯誤,今天不能再讓它繼續下去了。
   怎樣開始的「複式簿記」
   從進步的意義說,收付記帳法遠比借貸記帳法强。
   有人認為複式簿記創始於意大利的錢閭,我依然覺得那種說法是牽强的。依我的想法,複式簿記可能還是物物交換時代的殘餘。在那個時代,一個人在換進一疋布付出一石米的時候,少不了要平排記上一疋布和一石米。
   我們中國人所用收付記簿法,却已經是貨幣交換時代的產物了。由於把貨幣當作交換媒介,貨幣就變成了價值的標準。比如,當上述的例子發生在貨幣交換時代,一疋布和一石米便不大會是在同一時間的直接交換。一般的,這位商人是先付出一定數量的貨幣(假定是十元錢吧)買進一疋布;過後再賣出去一石米收囘來一定數量的貨幣。因此,進來的一疋布和出去的一石米,便不大會平排的記在帳簿上。此外,在買進來一疋布的時候,也不必在上邊記一疋布,下邊記十元錢,而是乾脆的根據以貨幣為中心的原則,簡單的在下邊記明「付布一疋洋十元」。我們固有的收付記帳法完全符合這一個規律,從流水帳(日記帳)到分戶帳總帳,「一以貫之」的一律以貨幣為記帳本位,上收下付,形成一個相當完整的體系。
   由此可以明白,我們固有的收付記帳法,不但是民族的,大衆的,而且是更科學的。反之,外來的借貸記帳法,當然不是民族的,不是大衆的,而且還是不够科學的。
   我們在「跟」人家在「變」
   可不是嗎?就到歐美各國,收付最多帳務最繁的大企業和國家機構,在傳票和日記帳上,已經改用了收付記帳法了,這充分足以證明,借貸記帳法不適宜於進步的經濟社會。只由於「借」「貸」兩字的原文,在歐美還適合「民族的」、「大衆的」條件,在他們還是可以了解日,而且已爲一般人所了解,因此,他們從分戶帳以後,不妨然殘留着借貸記帳法的尾巴。這在中國,情形就完全不同,「借」「貸」兩字的意義對於我們是難以了解的,而收付對於我們則易於了解,而且顯然早為大多數人所了解。我們是絲毫沒有理由堅持使用複式簿記的借貸記帳法以至保留個尾那巴的。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