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幫蹂躪下的澎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22829
颗粒名称: 匪幫蹂躪下的澎湖
并列题名: 刮民政策澈底「人吃海苔僞官大享其福」歌舞通宵
分类号: E289.55
摘要: 1950年1月16日,当代日报社刊登的匪幫蹂躪下的澎湖。
关键词: 台灣 島嶼 匪幫

内容

澎湖羣島位於台灣西海岸,現稱澎湖縣,共有島嶼六十四個,內有人島七個,全縣人口七萬餘,縣政府現設馬公鎭,除了馬公島之外,比較大的島嶼還有白沙、西嶼(漁翁島)、望安等,雖說人口少,可是壓榨人民的機關倒並沒有少了半個,如要塞司令部、海軍巡防處、警察局、海關、糧食局、專賣局、稅捐稽徵處等、在此都佔了顯要的猖獗爲台灣各島所罕見,這羣被疾病剝奪了自由的苦難者,他們只能無聲無息地等待着死亡。
   刮民黨的刮民政策,在這裡也做得最澈底,一紙政令的限制不知刮走了多少人民的血汗,如猪畜的限制出口,讓有錢人可以儘情地廉價享受;說什麽花生可以改良土壤,弄得二三年來堆積在糧食局倉庫裡的花生在腐爛;冷藏庫的遲不場,科員們無公可辦,每天都在忙着報銷,一旦洋爸爸到了這裡,那就更加起勁了,甚至還要拉上幾十個老百姓來一次列隊歡迎,假使人民有什麽請求,那總是先用紅帽子來壓,這是他們認爲最最得意的傑作,這荒淫與無恥到了極點。
   假使你要講幾句公平的話,在他們看來那就是「叛逆」,甚至和學生在一起也是有罪的。如以前有的地位。
   初來這裡,看到這片荒涼的黃土,往往有處身沙漠的感覺,馬公鎭算是全島商業的中心,港內能够停靠萬噸以上的大船,和廈門、安平、高雄、基隆等地常一個僞縣府的敎育科長,爲了要替學生的生活有所設想,結果得了「思想罪」。一連十五人被捕下獄。
   澎湖,這羣貧瘠的島嶼,在美帝野心家看來,是一塊防共的海陸空軍基地,自從去年三月初帶有政治性的有帆船往返,南面是國民黨的海軍基地和機場,西面是要塞基地(以前的古城,漁翁島隔海相望,北有公路直達白沙湖西。全鎭住戶千多家,雖名爲鎭,可是商店只二十多家。他們吃的是番薯、地瓜,要有錢人才能吃得起米,白沙、湖西、望安等鄕的村民,因爲連年遭受着災害的洗刦,他們貧苦得只能吃海苔、啃樹皮、嚼草根充飢,因此中毒死亡者時有所聞。尤其痳瘋病開放,大好的鮮魚在市場上發腥。再看以前日本人遺留下來的一些手工藝基礎,現在全都被摧毁了。如文石(亦稱寶石)踱塌了,珊瑚沒有船打撈,這損失是浩大的。據日治時代的記載,單珊瑚每年的出口就有二十萬日圓,現在呢?市上已絕跡了。
   有人說:在這裏做官眞是享福,這話一點不差,官史們多的是宴會□每晚的舞會總得到十二時才收科學調查團來了後,大批的剩餘物資和槍炮就源原運到了在死黨戰犯們看來,洋爸爸對它如此黨識,當然又是奇貨可居。但是死賞們能够霸佔得住澎湖嗎?這只能說是蔣美的夢想!今天中國大陸上的反動匪幫已經全部消滅,解放大軍的矛頭所指,第一個目標便是解放台灣,而澎湖,這個台灣的前哨站,它離開插上紅旗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澎湖縣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澎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