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米先漲後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18921
颗粒名称: 滬米先漲後回
其他题名: 人心安定購者大減紗布轉平棉花軋高
分类号: F427.65
摘要: 1949年12月,米市今初漲後囘。
关键词: 米市 米價 棉紗市場

内容

(本報上海七日電話)上海粮食公司自上月二十日發售零售食米以來,米價日益穩定,市民心理上對食米之顧慮,日來已證明爲自擾心理,因此近一週來,購米者已大爲減少。米市今初漲後囘。初開因銀根較鬆,本街米店納胃甚佳,貨主便乘機抬價,喊高一萬元。上糧公司立卽掛牌供應,人心就轉安定。中市上粮公司再減低售價,白粳從十二萬減爲十一萬八千,市勢便跟着下跌。結果南北二市□白粳均爲十一萬八千元,上升七千及八千。上糧今日售出有二萬四千九百十二石之多,到貨共計一萬八千七百〇三石。
   麵粉市價以無錫報升,人心看俏,同時實銷湧旺,做價普升老車粉三萬三千元,升一千五百元。上糧公司適應市需,亦有開售,計「八一」通粉等四六四九包,售價二七八〇〇元,共成交一三六四九包。
   食油交易大增,原因是銀根較鬆,原料亦趨上升□因之零售商吸進□濃。中植油廠爲調節供需,大量供應市需計售出一〇二四担,且售價較低,所以在後市趨勢脚地軟化。各檔較昨還稍升一萬左右。
   銀根鬆動,行莊欠息再掛低二元,為二十五元,市場利息亦隨之降落。大行莊對於放欸較爲活動,尤以殷實廠商,爲行莊爭取對象在業務上逐漸展開競賽氣象。
   棉紗市場,江西天津兩幫去路較活,市面一度高昂。後以花紗布公司不斷賣出,漸趨平穩。廠方拋售仍多,複製廠以成品銷路不暢,添購甚少。花紗布公司賣出七〇六件。熱門貨二十一支雙馬因花紗布公司賣價掛小,由三百十萬囘低至二九二萬,收市反比昨價稍小三萬。
   棉布市場客幫零星交易居多,門莊生意平淡,市面平靜。
   棉花因紗布轉升□交易漸有增加,民營廠商進胃轉旺,價格軋高一成左右。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上海粮食公司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