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人造絲市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17269
颗粒名称: 上海的人造絲市場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49年11月,人造絲市場設於大陸大樓,每晨九時十時半爲交易時間,因交易甚少,每日到場者不到百家。
关键词: 上海 人造絲市場 會員

内容

人造絲市場設於大陸大樓,每晨九時十時半爲交易時間,會員約計二百家,但因交易甚少,故每日到場者不到百家。國營機構配售對象均為廠商,會員祇能代表廠商代購,不能本身認購,其配價恆低於市價少些,中蠶公司配售者為意大利貨,中紡公司配售者為日本貨,均爲一百二十號三號有光。
   人造絲合格進口商共計十家,但以過去進口紀錄言,祇有意大利維士古沙洋行,恆興進出口,利昶洋行及好士洋行四家為暈多。香港有存貨五、六百箱過去國外定價一度為六十英鎊一箱。近日已下降至四十一、二英鎊一箱。香港存有人造絲約五、六百箱。執有者大都為滬上各廠商,聞該地近日市價每箱不到八百元港幣。趁此國內存底不厚,市價狂漲,政府當局又鼓勵通過以自備外匯方式進口下,各執貨人自應卽速辦理其進口手續,以供應國內生產需要。但聞近日各執貨人仍採取觀望態度,不向貿易局請領入口證,其原因云因人造絲進口稅率過高,為百分之一百。關於此點聞各進口商已有公文致送有關當局請求改低人造絲進口稅率。
   並非完全爲
   奢侈消耗品
   人造絲外界人士恆以爲奢侈及消耗品原料視之。但事實則不盡然。因絲織業產品之大部份爲外銷貨可易取大宗外匯,織帶業產品,寬緊帶及針織業產品之襪子等均為日用必需品。又因生絲之光度,勻度,支號及印染等問題不及人造絲完備,故無法以生絲完全替代人造絲。今政府以人造絲列入進口物品類之甲項中,諒亦有鑒於此。
   然在當局新民主主義貿易政策下,欲有如過去般有大量人造絲之進口,一時恐難辦到。因政府對所執外匯自須保留之以應用於其他更重要之建設原料之進口。人造絲雖非為完全奢華品,但亦非建設及必須品。日後恐祇能有一部份之極端必須數量進口。由此可斷言,其市場將愈形狹小。因其供應將由政府統籌統配等之故也。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林信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上海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