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裏的「錢會」是否允許存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17214
颗粒名称: 農村裏的「錢會」是否允許存在?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49年11月,当代日报登载了关于農村裏的「錢會」是否允許存在的来信与答复。
关键词: 農村 錢會 信用合作

内容

編者先生:
   過去農村封建社會裏,親戚朋友中、感覺經濟困難,便邀較富裕的親戚朋友,組織五人、七人、還有□三人的總會、七賢會,一年一期,或一年兩期,挨□輪流着收,這種錢會,在表面看來,是含有□助儲蓄□精神和性質
   □是在實際上弊端很多。譬如:因爲親戚朋友的關係,硬拉進了會,於是數年來辛勤的積蓄,做了補會的本錢甚至借高利貸來繼續補下會;臨到收會時,因爲有了錢,便花大酒地,呼吆喝六□釀成他墮落的惡習。以至補會時,無法籌措,東推西託,故意延宕,別的會員,於是也故意藉口,推三阻四,結果會的信用全盤喪失,那末把可過得去的人家□拖下了水,有的甚至破產,於是尋死覓活,親戚朋友之間,感情破裂。社會上,像這情形,到處可以找到。我以爲這種組織,是舊封建社會遺留下来的剝削和被剝削的餘毒,政府當局,以爲如何?
   張赤子赤子先生:
   我們認爲「錢會」是社會上多年来所沿用的一種信用合作的辦法,而且它是在自願的前提下結合起來的,這樣一種舊型的信用組合,在目前農村經濟週轉不靈的情况下是可以允許其存在的,我們農村合作事業發展起來以後,自會代替這種錢會組織的。至於像你所列舉幾種弊病,是要注意克服的。第一、這種錢會一定要保證用於生產方面而不用於消費方面。第二、如果把窮親朋硬拉進去使其生活更困難,旣是自願結合,窮親朋應該不□參加。第三、已收錢的會員中途拖欠,□末幾會會員收不到錢,這是不守信用問題。如果是這樣,可以訴諸政府調處。
   (編者)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張赤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