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爭才有前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16333
颗粒名称: 鬥爭才有前途
并列题名: 訪問全省婦女代表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49年11月,当代日报社刊登的浙南農婦典型——林棣,工代表——孟婉貞。
关键词: 当代日报 林棣 孟婉貞

内容

一、浙南農婦典型——林棣
   「要是沒有共產黨領導我們翻身,我們種田人,一輩子也不會到省裏(按卽杭州)來開會」,當記者向農民代表林棣訪問出席婦代會感想的時候,她一開口就說:「見到這樣的大場面,人家說十二萬分高興,我是二十四萬分高興也不止的。」
   林棣(原名林弟)是五分區的農民代表,是溫州籐橋區南雅鄉婦聯會主任、穿一身粗布的短棉襖,一雙泥土的粗布鞋,是一個典型的農婦。
   她今年才卄三歲,但廿三年來,不知吃了多少苦頭。生長在貧農家中,一出世,就死了娘,被她爸爸送給一家劉姓寄養,沒有讀書,幼小時就幫人做活,以血汗糊口。十七歲那年,寄父死亡,寄母把她嫁給農民周德聰,一直在苦日子中過着。
   由於革命形勢迅速發展,浙南黨農村工作也配合着普遍展開,農民階級覺悟逐步提高,周德聰毅然於一九四八年加入了革命隊伍,在周德聰的影響下,林棣漸漸認淸了舊社會制度的不合理,革命的念頭開始萌芽,他一面負起了周德聰參加革命後遺下來的一份種田工作,積極生產,一面便替浙南黨負担交通。
   今年五月,浙南全面解放後,她的政治覺悟更提高一步,七月間村婦聯建立、她便參加了婦聯會並當選爲主任。以後鄉婦聯成立,她又當選了鄉婦聯主任。村婦聯在她正確領導和積極動員下,三個月來已有了顯著的成績,全村七十多婦女,已有三十四人參加婦聯組織起來,爲了響應政府的號召,她們並建立了生產扶助小組,帮助軍隊及缺乏勞動力的人家推動生產。此外,爲了保障革命果實,她們還積極地在農協領導下鬥倒了村裏的三個惡霸。
   解放後,林棣因爲自己文化低,非常努力學習,現在已勉强可以看報了。她這次參加全省婦代,是從村鄕區逐級選出來的,當她從家鄉將要起身的時候,許多婦女羣衆送她,提了具體意見和要求,讓他帶到大會上來。大會舉行開幕典禮的一天,她代表了浙南農婦向大會致賀。當她聽了譚政委和婦女部吳部長的報告後,她很有信心地說:「囘去後一定把大會的精神和決議向羣眾姊妹傳達並且要比前更積極地團結羣眾,組織生產」。二、從壓迫中站起來的女
   工代表——孟婉貞
   孟婉貞是繅絲女工的代表,這次出席省婦代會議,她感到這是她一生最幸福的日子。她說:「我們女工好像見了靑天,沒有共產黨,是不會有今天的。」
   她是諸曁人,因為家裡窮,十三歲就進嘉興緯成繅絲廠,在學做工的時候,吃了不少苦頭,手泡得皮脫掉,脚站得腫起來,如果身體不好的話,就會熱得暈過去。她說:「那時我們眞抬不起頭,連對管理員說句話都不敢說,那像現在,只要我們有道理,經理也要不過我們。」
   四年前她轉到杭州緯成公司工作,因爲工資太低,一天所得僅够吃一壺茶,這種情况下女工們就起來反抗,——罷工,她被推爲代表,首先去向經理請求「你們自家想想看,這一點錢叫人家怎樣過活?要是不加,我們就不做工,看你把原料怎樣」。經理也很硬:「不做?不做就走,我原料可以賣,燥礱糠打不出油來。」其實那時絲的銷路很好,很賺錢。
   這樣堅持了幾天,國民黨市政府派來了一個什麽科長來訓鬼話「女工不應該鬧風潮。」台下的囘聲是:「打!打!」孟婉珍說:「我們不靠你政府啊!我們靠自己兩隻手,你們才靠剝削我們過活」。這樣把科長轟走了,保安司令部就派人來彈壓,要抓帶頭的代表,緯成兩千多女工姊妹們就一起囘答說:「我們大家都是代表,抓去好了,看你們把我們怎麽樣。」這堅强團結的聲音,把這批狗傢伙擊退了。
   經過這次鬥爭,她們從沒有底薪增加到八角二分。這勝利,在反動統治下是不容易的。
   但是反動派的鬼花樣是玩不盡的,有一天就以市政府手續還沒有辦淸的名義,把孟婉珍騙走了,到鹽橋的時候就派了兩個狗警察押她到警察局去,威脅她以後不要「多管閑事」。盂婉珍雖未作聲,心中則愈增加了對反動派的仇恨,「要管;你們是不會嚇得住我的」。這時,廠裏的一些女工姊妹們發現她不見了,就吵着向帳房要人,帳房急了,怕給全體知道了又來一次罷工。女工們又到市政府去鬧,要他們把孟婉珍交出來,這才放出來的;「不靠大家什麽事都做不好,那囘我就全靠女工姊妹待我好」,這句話就表示她已深刻的體味到羣衆的力量。
   後來又為了工會改組的問題引起了一次罷工請願的風潮,參加的有八個廠(最小的廠有二百多女工,最大的有二千多),他們反對反動的勢力伸入到工人的產業工會裏來,盂婉珍又當了女工代表。這件事還沒有得到解决,在孟婉珍同另外十幾個女工已被廠方開除了,並且還到處通知,要各廠都不要收這些「眼中丁」。當他們進虎林的時候,裏面就有人對他們說:「下次不准再來,再來就對你們不客氣。」囘出來又得再試一家,後來好容易找到了鋪保、人也淮廠了,緯成公司還要來電話,想把她們弄走。「那時我們多少被人家看不起,好像一塊石頭,陽來陽去,要是不解放,我們就算會做工,有技術,人家也不要我們,但是要我做工,我就要帮工人講話。」
   大會上聽了幾通報告,使她也了解了「勞資兩利發展生產」的意義,今天她在工廠中和其他姊妹過着愉快的生活。三、奮鬥二十年的陳英
   幾十年來浙江婦女在革命鬥爭中是有着光榮的歷史的,這次全省婦代主席團的二專區農民代表陳英正是一個在浙江婦女革命鬥爭中有着可歌可泣,堅持二十幾年鬥爭的一個典型代表。
   陳英今年四十歲,從她一身粗布棉襖的打扮中,誰都不會知道她有着這樣一段艱苦和奮鬥的歷史。她是義烏縣南平鄉吳店人,原姓吳,小名吳翠蘭,父親是一個酒鬼,家中有二個兄弟,六個姐妹,從小就生活在這樣苦的環境中,在她十四歲時就以二十塊錢賣給人家做童養媳,十七歲結婚,一直在封建禮教下被壓得喘不過氣來。終於受不住氣,二十一歲逃出了這牢籠之家,在外靠做零工生活。當陳英在大會上報告她這段歷史時,她的眼眶都紅了,一個從地獄逃出来的人,在自由幸福的環境里再囘憶過去生活,怎能不傷心呢?
   當她在外苦鬥了十年後,由於受她堂兄吳瑋(一個革命工作者)的影響,學習了文化,啟發了革命思想一九三八年她終於在堂兄介紹下,到皖南新四軍敎導團受訓,半年的訓練,加强了她的認識,然後囘到地方工作,住在吳店娘家,幫同地方上政工隊工作,男人們不但反對他,而又造她謠言。那時雖然國民黨發動了「皖南事變」,然而她以勇於犧牲的精神留下來,繼續地下鬥爭。一年後義烏淪陷,游擊隊成立了,她發動貧民搶公糧,同時供應游擊隊粮食。後來因為游擊隊和鬼子僞軍作戰,傷亡了沒人料理,,由於她建議成立了療養所,由她負責,一面担任醫治傷患工作,一面又做婦女工作,經常做鞋勞軍,替部隊洗衣補衣,帮助解決羣衆婦女困難。從一九四三到一九四五年九月部隊北撤,她又担任了義西區委組織委員、婦抗會長,動員組織民兵。本來她也隨同部隊北撤,因為負責把粮食在小區埋伏,不及聯絡,留在原地。以後,她東躱西藏,生活更艱苦,一九四六年下半年,她參加了永康工作,動員農民參軍。一九四七年六月又囘到義西,協助部隊,游擊隊的實力就更增强起来,併入了全省支隊,展開工作。這以後一年間,她來往在永康、義西聯絡,遭遇過很多危險。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再囘義西,担任區委書記,做組織工作,運軍粮,動員民衆參軍,解放前幷打垮了敵人一個中隊,在支援解放鬥爭中盡了最大努力,這是陳英三十年來向封建勢力、日本帝國主義及反動統治三大敵人艱苦鬥爭過來的經過。參加這次婦代會,陳英的感想多極了,她在會場上永遠露着她農民本色的誠懇的笑容,好像在對人說:「姐妹們翻身了,我們做了主人,我們還要努力來參加建設!」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棣
相关人物
孟婉貞
相关人物
周德聰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