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認識的蔣介石(十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16076
颗粒名称: 我所認識的蔣介石(十五)
分类号: F129.71
摘要: 1949年11月,上海大戰的蔣介石。
关键词: 上海 大戰 蔣介石

内容

「一二八」上海大戰的蔣介石
   我同李濟深將軍到浦鎭的鐵路工廠去看,那裏有一個工頭是天津人,他說:「他入工廠,已有二十五年的光景,起初每月只十塊錢,後來當了工頭,一個月一百元錢。這個工廠原來是英國人管理的,用一個人辦一件事,你想拿工錢必須要有本事,無論廠內廠外,沒有一個拿錢不作事的人。自從蔣家黨當權之後,英國人走了,廠長是與蔣介石有關係的人,就添了許多參議,顧問,諮議和練習員,每個人都是三□或四百元。不是英國留學生,便是美國留學生。他們到廠裏來不是看小說,就是談天,什麽事情都不會作。」這個工頭一面說着,一面問我們,「國家爲什麽這樣用人,你們二位知道不知道?」這位工頭又說:「我們作了十五年的工,是這裏面的事,沒有一件不會,我才拿一百元,你們二位看看,派來的這些練習員,都是些少爺們,什麽都不會作,一個月可以拿三四百元。好啊!這樣不良的政治,惹得日本人來打我們,這都是報應吧!」我對李濟深說:「這位工頭先生說的話要叫蔣介石聽見也許會有點覺悟吧!」李將軍說:「他聽什麽都不會覺悟。」就在那天晚上,我在車站上一個房間裏坐着理髮,忽然有一個年靑人進來打電話,他拿着耳機大聲說:「我是二少爺,公館裡快預備兩桌燕菜席,八點鐘我在公館裡請客,不准誤了,並且派車在江岸來接我。」說完了掛上耳機就出去了,我問車站上的人,這是誰呀?一位認識他的人說:「這是陳調元的二少爺,是英國留學生,在這工廠裏當諮議,一月三百元,什麽都不會。他就會說他是二少爺,□就會每天請客。」那位車站的人問我:「日本軍隊現在上海打我們,是不是政府用人太壞的原故呢?爲什麽像北洋政府那麽的壞,日本鬼子都不敢來打呢?」他把聲音放低一些說:「用人用到這種壞法,無論那一國也看不起我們。」我還沒囘答他,他又說:「這樣的少爺,這樣的請客,,這樣的燕菜席,都是革命政府應當有的麽?他們的綫不都是我們老百姓的血汗錢嗎?」我說:「你的話很好,駡的很對。」
   遷都到洛陽的蔣介石
   自一。二八起,上海十九路軍和日本帝國主義的軍隊打的非常激烈,蔣介石的辦法是一面破□十九路軍的抗戰,一面準備逃難,他决定遷都洛陽,他的附和者提出了一大套洛陽是中國古都的理論,想用這些方法來轉移人們的目標。洛陽在河南省的西部,在周朝時卽以洛陽爲東京,後來漢唐也曾以洛陽爲都城。因爲洛陽北有黃河和芒山,南有伊闕,東西有伊水洛水,東有黑石關,西有張毛硤石的險要。在古時可算是有險可守的都城。但是自從火器進步以來,條件已不如昔。况且飛機發明之後,戰術上的價值更大大的減少了。此次用若干列火車由浦口往洛陽輸送,好像是一件事似的,那知道洛陽房屋太少,只有西工營房還多,可以住些人,那些自稱革命的新貴們,來到洛陽,一看卽垂頭喪氣了,沒有洋樓,沒有地板,沒有新式馬桶,更沒有大餐可吃,所以很多的人都表示不滿意了。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蔣介石
相关人物
李濟深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北洋政府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