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和平而鬥爭的卅二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15801
颗粒名称: 為和平而鬥爭的卅二年
分类号: F129.71
摘要: 1949年11月,蘇維埃聯邦與和平——這是不可分離地結合成一體貫串着日常生活、深入現實和人民的意識中的兩個概念。
关键词: 蘇維埃聯邦 和平 概念

内容

蘇維埃聯邦與和平——這是不可分離地結合成一體貫串着日常生活、深入現實和人民的意識中的兩個概念。
   偉人的蘇維埃國家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它是在為和平而鬥爭、反對帝國主義、反對掠奪戰爭的口號下誕生的。
   一九一七年十一月八日列寧在擠滿了人的斯莫耳納宮大廳中宣讀的蘇維埃政府的第一個文告,就向交戰各國的人民及其政府發出呼籲,號召他們立即開始談判,締結公正的、民主的和平。
   從那一天起,已過去了三分之一世紀——三十二年了。在所有這些歲月的過程中,不管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們的瘋狂的叫囂,不管戰爭販子的罪惡的陰謀,蘇聯的斯大林外交政策堅定地高舉着爲和平而鬥爭的旗幟。
   列寧和斯大林歷來對勞動者們說,只有受資本家剝削的勞動人民,才受到帝國主義侵略戰爭的痛苦。獨佔資本家從這些戰爭中發大財,他們自己决不會有生命的危險。這是勞動者的災難——在前線受苦,犧牲生命,在後方飽受政治反動的迫害,這種迫害在戰時一定特別加強。全世界的老百姓,不論他身居何地,說那一種話,由於自己本身的性質,必然是反對帝國主義掠奪戰爭的。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在為和平的鬥爭中代表了全世界老百姓、和平擁護者的最基本的切身利益。
   列寧和斯大林呼籲爲和平而鬥爭的號召首先是以廣大羣眾爲對象的。唯其如此,這一號召使帝國主義者瘋狂地暴跳起來。當時美國國務卿蘭辛在得知列寧和斯大林的文吿內容後,就發電報給威爾遜說,這一文吿是所有國家中旣成社會秩序的直接威脅。在這封祕密電報中這個部長,美國獨佔資本家的代理人,毫不遲疑地道破了資本主義制度和戰爭的關聯性。
   製造戰爭的帝國主義者,完全懂得他們是不能□開說出來的。這就是爲什麽帝國主義的戰爭政策必須用和平的詞令加以掩蓋的緣故。這個假面具在以前是一直被利用着的。在一九一七年十月二十五日(新曆十一月七日)以後,它不大靈驗了。蘇聯的斯大林外交政策——這是對人類的重要貢獻之一,在三十二年中撕破了帝國主義侵略者的面具,把戰爭販子拉到淸水面前,洗出了他們的罪惡的眞面目。
   二十五年前,帝國主義政客和無恥的記者,使用了全部力量,企圖把洛卡諾條約裝扮成「和平的工具」。蘇聯由斯大林揭破了它是新帝國主義戰爭工具的本質。規定戰爭爲非法的「凱洛格公約」,為了它的不成功曾流了無量數的眼淚。蘇聯則指出這個公約的發起人,心中所想的不是在於否定戰爭,而是如何用名實不相符的冠冕堂皇的話去瞞騙廣大的人民羣衆而進行戰爭的準備。
   遺臭萬年的張伯倫和達拉第揮舞着「和平之枝」從慕尼黑囘來。這時斯大林向世界人民揭開了幕尼黑這場買賣的內幕,指出這次出賣不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先聲,並實實在在地打開了通到二次大戰的道路。
   而現在,美國原子彈外交家又在□方百計用「和平」來粉飾侵略的大西洋公約了。美國國務院就公約發表的文件眞是再漂亮不過的:我們是建設和平,但杜魯門和艾契遜的這一冒險破產了。蘇聯撕破了他們的假面具,北大西洋公約在全世界人民的面前暴露出了它的眞面目——是美國獨佔集團發動新的戰爭所統治□世界的手段,是破壞聯合國組織的工具。
   這樣,蘇聯揭穿了帝國主義者的罪惡陰謀,向世界人民指出誰準備在原子彈外交的魔鬼廚房內生起戰爭之火。
   斯大林和平政策的特點就是它的澈底性。它三十二年的道路,不管帝國主義者在它的道路上佈置了多少的陷坑和障礙,是像箭一樣正直的。
   這裏,蘇聯爲普遍裁軍而作的神聖鬥爭的歷史,是值得一提的。
   在干涉者被擊潰和逐出蘇維埃土地後,蘇聯政府立即日內瓦會議上提出普遍裁軍的提案。這一提議被帝國主義列強的代表否決了〇他們甚至害怕討論這樣「危險的」問題,當時蘇聯政府向裁軍會議預備委員會提出的是實際的具體的普遍和全面裁軍計劃。帝國主義國家的代表□蘇聯的草案提出時,暴跳如雷了。這是不必奇怪的,因爲這一草案要求行動,它粉碎了那些幾年來用「願意」裁減軍備來掩飾軍備競賽的陰謀家的一切計劃。但這一次,不論是全面廢除軍備或部份裁軍,蘇聯的提案是不能加以抹殺了。帝國主義者否决了蘇聯的方案。那時的杜魯門、艾契遜、貝文之流提出的說法是蘇聯沒有「誠意」。但是捉賊捉贓;斯大林說:「從日本到英國,從法國到美國,所有這些國家中資產階級御用的報紙都拚命叫喊着蘇聯的裁軍提案沒有「誠意」,在這一場合,爲什麽不立即實行廢除軍備,或者至少老老實實的裁減軍備來把蘇聯的誠意考驗一下呢?是什麽在妨害着這樣做呢?」
   在第三屆聯合國大會上,蘇聯政府提議□五强把它們擁有的陸海空武裝力量在一年内裁減三分之一,作爲裁軍的第一步」。蘇聯政府提議把原子彈宣佈爲非法的武器,在安全理事會的工作範圍內設立國際的管制機構。
   英美帝國主義者及其附庸聲嘶力竭地叫喊蘇聯「宣傳」來囘答蘇聯的這項正義提案。他們開動自己的表決機器,拒絕接受蘇聯的方案。但是廣大羣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擁護蘇聯在為和平而鬥爭中的主動號召。
   在三十二年的過程中蘇聯對普遍裁軍表示的這種堅决的澈底性,是整個斯大林和平政策的特點。
   蘇聯斥責了大大小小戰爭販子的罪惡,他們的名字就被杜魯門、艾契遜、杜爾斯、貝文、邱吉爾、美國的獨佔資本家,以及他們的走狗和法西斯暴徒殺人犯如鐵托、蘭考維奇、拉伊克之流。蘇聯指出新戰火玩弄者們的確實地址正是華盛頓、倫敦、貝爾格勒。
   蘇聯要求恢復和平,英美帝國主義的干涉者及其奴僕則在希臘、印尼、南朝鮮忙着血腥的收穫。蘇聯把聯合國組織作爲和平的工具,爲它的鞏固而鬥爭,反對英美帝國主義的破壞。
   斯大林給華萊士的囘信,他對金斯來·斯密特所提問題的囘答,都最雄辯地證明了蘇聯爭取和平的决心。
   蘇聯在巴黎外長會議上和安全理事會中對柏林問題的立場,它所簽訂並嚴格執行的一切條約和協定,本身就是最明白的說明。
   維辛斯基在第四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的蘇聯提案,是斯大林和平政策的光輝表現。蘇聯提議把一系列國家中特別是英美二國所瘋狂進行着的新戰爭的準備列入議程討論。蘇聯自己雖也擁有原子武器,但它仍繼續堅持絕對禁用這種武器,樹□嚴格的國際管制,要求終止拖延而馬上對這問題採取實際有效的措施,蘇聯並提議五强簽訂一項鞏固和平的公約。
   這些提議都是符合全世界人民的願望和期望的。它們決不是用一般的概念和空泛的詞令敷衍人的東西——這,英美的外交家倒是老內行,而是具體的、有效的、建設性的建議。它們是非常實際的,是可以執行的。
   這些建設澈底暴露了一切想掀起戰火的陰謀家。這就是爲什麽蘇聯的提案在幾萬萬老百姓中得到廣大熱烈的響應的緣故。全世界人民基於三十二年來的經驗確信蘇聯,祗有蘇聯才是和平旗幟的高舉者。
   「大家都知道,」斯大林寫道,『熱愛和平的人民抱着希望,對着偉大的愛好和平的強國的首都,彷彿是堅強的和平柱石一樣地望着莫斯科。」
   這一期望鼓舞着爭取和平的運動,這個運動迅速壯大」天比一天盛大了。在世界和平大會和各國和平大會上的演說中都一致表示了這個期望和信念
   「這是已經完全清楚了,』捷克作家揚·特拉達在布拉格世界和平大會上指出,「蘇聯爲保持和平而作的巨大努力已在世界的一切角落中得到了熱烈的響應,不論是遙遠的距離,賣力的宣傳都不可能阻撓全世界的和平擁護者實行有效的國際團結這一正確的觀念的傳播的」
   中國著名學者郭沫若宣稱:中國人民確信對於保衛和平,國際和平運動是必須以蘇聯爲首的——蘇聯是最可靠的和平柱石
   英國坎特伯萊主敎詹深在向蘇聯出席和平大會的代表團講話時以激動的語調說:
   「蘇聯是始終希望和平的,它是始終爲和平奮鬥的………在積極建設社會主義的事業中你們是先鋒隊,在爭取和平的事業中你們也是先鋒隊……」
   捷克的著名學者□□聶也特烈□世界和平大會上說道:「和平是一定成功的,和平運動有斯大林大元帥這樣英明的領袖領導我們,就是成功的保證。」
   這些話反映了全世界幾萬萬人的思想和感覺。
   斯大林和平政策喚起世界人民反對英美戰爭販子。勞動羣眾知道他們樹立正義的持久的、民主的和平底願望是有强大的蘇維埃國家——全世界民主反帝陣營的領導力量作後盾。這一認識鼓舞他們、給予他們勇敢和必勝的信心。列寧說,政治中的眞誠——不是和少數個別人士相干而是和幾萬人有關的人類關係方面的眞誠,這就是言行的一致性,這種一致性可以很容易的檢驗出來的。
   斯大林和平政策的眞誠已由世界人民認識了。這就是爲什麽當全世界的老百姓凝神注視着社會主義國家的斯大林外交政策所走的艱難然而是崇高的道路時要抱着這樣熱烈的愛和敬意矚望着蘇聯了。
   十月革命、蘇維埃國家、列寧和斯大林所播種的爲和平鬥爭的種子已結出豐碩的果子了。
   和平的事業是掌握在世界人民的手中,和平的事業勝利着,它是永遠勝利的。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斯大林
相关人物
列寧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