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軍被殲經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14740
颗粒名称: 匪軍被殲經過
并列题名: 海上逃路遭我神速封鎖終在陽江西南全部消滅
分类号: E289.55
摘要: 1949年10月,当代日报刊登了廣州地區追殲逃匪四個軍的經過。
关键词: 廣州 追殲逃匪 經過

内容

(新華社華南前線二十七日電)前線記者報道廣州地區追殲逃匪四個軍的經過稱:由廣州向西南逃竄的殘敵四個軍及一個兵團部數萬人已於一十六日在陽江地區全部被殲。東西掃蕩
   這些匪軍都是在人民解放軍解放廣州前後從廣州地區四散逃開的,除一部向東南方向逃逸外,大部集中向廣州西南逃竄,妄圖逃往瓊崖或廣西。華南前線人民解放軍當卽分兩路追擊。東路沿廣九鐵路東進,橫掃鉄路沿線及東江兩岸廣大地區,相繼解放粤東重地惠陽博羅等城鎭。十五日在廣州東北新塘殲殘匪四個團,十九日在龍華圩迫使殘匪一〇九軍一五四師投降。西路人民解放軍爲切斷殘匪逃路,先頭某部不顧北江兩岸的殘匪的節節頑抗,日夜兼程南下,一夜前進一百六十里。十五日下午八時解放北江、西江會合點及粤桂交界要衝的三水,並迫使國民黨軍殘部一〇三師師長曾元三投降。十六日在四會西南將敵十三兵團部擊潰。十七日又在高要附近截擊匪七十軍軍部,全殲其警衞營三路窮追
   殘匪連受重創後,卽倉惶折向南逃。人民解放軍乃分兵三路奮勇窮追。左路自南海經新會、鶴山到達台山;右路自四會經高要,新興而抵陽春;另一路則自三水經由高明、開平進至恩平。三路大軍排除沿途一切困難,水陸兼程追趕。十八日某兵團第八連及第九連在高明地區殲滅匪軍一四七師四四一團全部,創造兩個連打垮一個整團敵匪的模範戰鬥。另部在新興城北全殲匪廣州綏署保安第三總隊;僞司令葉超、匪九十一師正副師長以下殘部亦於鶴山城郊被迫投降。地方殘匪如三水僞警察局等均紛來歸降。解放軍並於解放恩平、台山時殲滅匪保安□師全部及五十軍一部。迂迴包圍
   殘匪經解放軍晝夜競追,潰不成軍,失魂落魄,喪失鬥志。據俘虜供稱:匪軍主官大多已先行溜走,軍官控制不住士兵,部屬找不到主官,而各部殘匪之間爭相奪路,吵駡毆打以至相互開槍者時有所聞。恩平至陽江公路上逃匪燒燬的卡車很多,沿途丟掉的軍用衣物隨處可見。
   二十三日,猛追逃敵的三路解放軍在恩平、陽春以南地區會師,將敵人壓縮在恩平陽江間。匪軍本來企圖在陽江登船逃跑,但解放軍一部神速前進,對敵完成迂迴包圍,二十四日晚八時解放陽江縣城及漢陽江口之北津港,最後封閉了敵人海上逃路,將其包圍於陽江城西南白沙圩、平崗圩的狹小地區。一觸卽潰
   被困殘匪初尙以爲被游擊隊包圍,因此匪軍於廿五日還集中三個師全力突圍,當遭擊退,並被殲一部。當敵發現已被大軍包圍後頓形混亂。解放軍繼卽緊縮包圍,於二十五日黃昏向匪軍發起總攻,匪三個團一經接觸,卽行放下武器。至二十六日中十逃至該地區的匪軍全部被殲。據初步淸理:被殲的匪軍包括劉安琪匪軍二十兵團及其所屬五十軍及沈□藻匪部十三兵團的二十三軍、七十軍與廣州綏署三十九軍全部。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廣州
相关地名
陽江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