砲兵翻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8170
颗粒名称: 砲兵翻山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49年7月10日中午某師英勇的炮兵連,在熾熱的太陽下,進至江西宜黃竹子山麓,路副連長從前面傳來了「要爬山」的口令。
关键词: 炮兵連 熾熱 翻山

内容

七月十號的中午,某師英勇的炮兵連,在熾熱的太陽下,進至江西宜黃竹子山麓,路副連長從前面傳來了「要爬山」的口令。大家都瞪大了眼睛,望着高達三里的竹子山,戰士關建生滿有把握的說:「沒問題,我上去一定叫炮兵上去。」隨着全連的每個幹部戰士都在下砲卸砲,整理裝具。
   走在最前的路副連長,扛起五十多斤重的砲拴向全連動員說:「這比爬雪山過草地還差的遠,大家加點油,翻過大山就休息。」緊跟在副連長後面的一排副張少明同志,扛着八十多斤的炮前架,飛快的趕過了副連長,第一門砲的勇士們都開始上山了。
   一班戰士徐文春,因天熱暈倒在地上,砲身壓住了他的腿。五分鐘後醒過來,班長勸他到樹蔭下休息,他頑强的說:「不要緊,我還能走。」話剛說完,他又揹起六個洋鍬,四個馬料口袋,繼續上山了。三班長李天文、副班長朱玉泉,抬着一百六十多斤重的炮身,一口氣爬上了山頂,又返囘山腰去幫助第二門砲與第三門砲上山。
   當第一門砲上山頂的時候,第二門炮的英雄們也到了半山,他們都抱着:「不落一炮後,努力爬上山」的决心,所以跑下山的三班長與三班副,只得碰了釘子,又跑向第三門炮那裏了。
   第一門砲和第三門砲的英雄們,都跑下山來幫助第三門砲,在第三門砲的周圍像趕集樣的擁擠,大家都互相鼓勵着:「要當英雄漢,不當軟雞蛋。」十二班副班長蕭正三,擠不到炮跟扛了八發砲彈(一百六十斤),一股勁,爬到了山頂。
   十二日,砲兵連幹部戰士以無比英勇的姿態,越過樂安境內七八百公尺高的巫山。六月的暴雨,冲得山路又溜又滑,人們扛着笨重的山砲踏着道旁的綠草,一,步一步的往上移,牲口在泥濘的路上滑倒又起來,起來又滑倒。經過兩個鐘頭,他們在勝利的歡呼中,通過了崎嶇矗立的巫山,砲兵連的健兒們在八天冐暑行軍中,翻過三座大山,勝利的達到了第一段目的地。(劉景曾、章奇、劉云魁)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劉景曾
责任者
章奇
责任者
劉云魁
责任者
徐文春
相关人物
張少明
相关人物
李天文
相关人物
朱玉泉
相关人物